下次看動作電影的時候,留意一下下面這個必不可少的場景:比如,掌權的人在下屬中間踱著方步,大發雷霆,發號施令,而且每一次結束的時候,都會補上一句:“……馬上!”
這類電影通常面向的是年輕的男性觀眾。或許在他們的眼中,老板就該是這個樣子。但實際上,在大多數公司中,這樣的行為已經不再受人待見。原因很充分:作為管理者和領導者,在處理不易確定或界定的問題時,需要充分利用員工們的每一份智慧、知識、判斷、創造性和激情。由于這些條件不能強求,用“馬上去做,因為我是老板”這樣的預期來提出要求或指示,不可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
但凡事無絕對。我們曾接觸到一家雜志社的編輯部。該雜志隸屬于一個大型專業協會,編輯出版人員包括一位主編,以及五位既聰明博學又固執己見的資深編輯。
主編離開之后,協會決定以資深編輯組成的編輯委員會來代替她的職責。對此,資深編輯們自然欣喜不已,因為他們終于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大約六個月后,我們曾向其中一位編輯了解這種安排的效果如何。得到的回答卻是“并不盡如人意”。誠然,更大的自主權自然是好事。委員會成員之間擁有足夠的自由權,來刊登他們感興趣的文章。但在這六個月中,雜志卻失去了重點。其中的文章林林總總涵蓋了許多話題,卻沒有對話題進行深入挖掘,結果是,讀者自然也開始注意到雜志的這種變化。
對于這樣的事態變化,包括編輯在內,沒有人會感到滿意。但每次委員會試圖提出新一期雜志的特定主題時,會員總會對某個特定的點,或者如何展開話題產生分歧。而如果僅僅通過投票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則會產生勝者和敗者,而所有成員幾乎都認為自己的損失更嚴重。而折中妥協的做法更是難以讓所有人滿意。八個月后,資深編輯們要求協會任命一名主編。
雖然公司和其他機構內部傾向于人人平等的領導模式,我們也支持這種趨勢,但有時確實需要有人負責。對于動作片中經常出現的“我是大老板”式的暴君領導方式,我們從不鼓勵;但如果有人要對其他人的工作負責,那他就無法避免制定決策和行使職權——簡言之,就是做一個不折不扣的“大老板”。
下列情況離不開老板:
緊急情況下,需要快速決斷并做出響應
在危機情況下,沒有多少時間進行充分的討論,因此人們希望老板能夠果斷地給出明確的指令。作為老板,需要快速收集信息,找出替代方案,然后果斷采取行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