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翼龍貸CEO王思聰觀點:
做P2P像在走鋼絲,一不小心進可能進去坐牢
P2P對我這樣的從業人員,也不容易看透,所以P2P這么火爆。一是互聯網有信息的存在,還有一個是模式。P2P到底怎么去演變,個人認為還不敢定論。進入P2P領域確實應謹慎,如果從事P2P虧了倒閉了,可能有進監獄的風險。一旦運行不靈,清盤的時候,錢怎么補進來是個問題。所以一定要看好融資方式到底行不行。
P2P很有可能繞開商業銀行,商業銀行遲早要聯網。互聯網以后完全有可能改變金融的產業格局。如果可能以后小貸公司也進來做,其他的公司也進來做,這個行業就不一樣了。金融和互聯網的融合按道理來說是最好的,但是實際發展是最晚的。這主要是國家政策的限制,但現在很難限制下來了。
實際上,高層是支持改革的,只不過是下面的政府對改革有不支持不配合的態度,從目前的溝通,高層領導是完全支持改革,容忍試錯,從行長的講話就能看出來。平臺提供了本息保障,讓中國的P2P行業出來很晚但全球CYE份額最大。翼龍貸三十天收不到本金和利息,翼龍貸去收購債權。同樣可以理解,沒有支付寶,阿里帝國也不會到現在的水平。法律以最后有沒有造成損失做評判,對創新性技術還是會有很多的照顧和支持,行業不應該一刀切。
P2P互聯網金融年交易額年增長300%
個人覺得互聯網金融有了互聯網技術的存在,中國的傳統銀行業一定要改變。銀行通過存貸的生計,一定要受P2P的影響。P2P在2012年有百八十億的交易額,今年有望到500億。第一財經預測每年按三倍的增長,2016年會有15000億。當然增長會減緩,但80后很有可能對這個模式非常著迷。
互聯網金融將減少壞賬率
中國目前的信用還沒達到美國的終身制,所以采用了線下的工作,比如對借款人和放款人線下有聯系,但交易是在線上的,類似于O2O的形式。
個人意識到現在的信貸資源非常緊缺,大概有千分之一的人,是借了錢就跑。經濟不景氣中小企業貸款,很多都借了錢都還不上。很多P2P平臺通過第三方支賬戶代為發放貸款,則在網站內部控制程序試銷、網站工作人員疏于自律或被人利用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內部人員非法挪用資金、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行為。
中國的信用風險評價機制不全,但中國的網絡信用比傳統信用更好。互聯網信用下是多方博弈,互聯網上違約的人成本很高,有五六個借了款跑路,但通過其他即時通信上,都能聯絡到。所以互聯網的生態里,“跑路”的難度很高。整個系統風控都能收到他的行為。做貸款審核都考慮到了這一點。
根據調查,P2P網絡貸款平臺純線上業務的逾期率平均高達10%,壞賬率也在5%以上。目前僅存的仍堅持純線上的P2P僅存2007年成立的XX貸公司。隨著80后、90后的生活在互聯網圈子里,所以壞賬率會很低,這一點很有效果。技術這邊用的是華為,盡管前臺效果不是很好,但后臺還是很不錯的。用戶的數據保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一般網站都要求借款人提供個人信息、財產信息,P2P在軟件方面相對還是弱一點。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