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熱度的不斷升溫,人們對于理財觀念的進一步強化,越來越多的理財服務平臺逐漸興起。亦有第三方機構立足于高端社區,為打造精英家庭的專屬理財服務而誕生的社區理財服務模式,在整個市場中獲得了極大的認可。融義財富就是其中一家。
2015年7月25日,滬上知名社區理財機構融義財富的第七家分部——花木分部正式開放營業。

社區理財模式,起初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發軔,比如大名鼎鼎的愛德華瓊斯銀行、“最偉大的”安快銀行等等,美國高度的城市化及較為成熟的社區生活模式為這批社區銀行的發展提供了陽光雨露。近年來,美國的社區銀行數量已達到數萬家。
在國內,2000年之后飛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讓社區銀行的本土化也有了可以生長的土壤。2010年前后,以興業銀行和民生銀行為首的各大商業銀行開始在各大社區周邊跑馬圈地。廣大居民發現,以往高高在上、冷冰冰的傳統銀行開始嘗試“離客戶更近一點”,去到這些社區銀行也發現店員的態度親切有加。
然而,隨著居民理財意識的不斷增強,同業競爭的持續加劇,背靠傳統銀行的社區理財模式近年來逐漸進入了瓶頸期。權威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社區銀行店員親切有余,但專業不足;此外,理財產品的售賣邏輯通常是以資產配置招徠客戶,實則兜售各類產品;而且多家社區銀行入駐同一社區,導致了產品同質化異常嚴重。
現今,在中國實體經濟與城鎮化發展的洪流中,許多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居民的生活必將以社區為中心,各種生活類服務店鋪將會覆蓋以社區為中心在一公里的半徑內的區域。因此,社區理財必將成為社區生活半徑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如何突破傳統模式的桎梏,則成為社區理財模式需要探索的新命題。
【平臺是提供產品還是服務?】
講到融義財富創立的初心,我們的采訪對象——融義財富創始人、總經理陸曉暉先生熱情滿懷。
曾經在外資銀行工作的陸曉暉先生與不計其數的客戶打過交道,然而一直以來銀行固有的產品銷售模式也讓他感到苦惱:一方面背負著公司的業績壓力,另一方面與客戶長時間相處建立起的信任和友誼讓他常常疑惑,公司提供的產品對客戶現階段來說真的合適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是能夠真正給客戶他需要的產品,讓他們有更好的方式將家庭財富傳承下去?
經過了長久的思考,2008年,陸曉暉決定離開銀行,創立融義財富。
存款和銀行理財,是每個家庭資產配置的基礎。再往上應該配置什么?大部分人并沒有清晰的概念。因此,融義的出發點是首先培養每位客戶的理性理財觀念。根據每位客戶風險承受能力和需求的不同,融義給出相應配置建議,進而在全市場范圍通過科學的收益計算和嚴格的風控篩選適合的產品。
這種基于需求提供規劃,而非單一提供產品的理財服務模式,讓許多客戶在最初接觸這家公司時眼前一亮。
【理財產品,重數量還是重品質?】
然而,創立一種新的服務模式并不是全部。真正做到對客戶負責,最終還要落腳在優質的產品和風控篩選上。
擔任產品總監職位的陸懿晨先生擁有國內知名審計及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經驗,他帶領著一支數十人的金融相關專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精英產品團隊。在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具有海外高校的金融教育背景。
“在篩選和開發產品這件事情上,我們事必躬親。”陸懿晨先生這樣概括融義產品部門的工作狀態。
據介紹,與融義目前合作的產品發行方全部是國內的一流機構。產品類型也相當豐富,包含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對沖基金等等。這些紛繁多樣、復雜深奧的金融產品,通過融義財富的專業遴選與管理,安心交付給客戶。
【理財師是銷售產品還是服務客戶?】
目前,融義財富已經有了第七家社區理財門店。這些門店分布在滬上各個區域的高端社區周邊,非常方便周邊社區居民上門咨詢。
無論何時,走進每家融義門店,客戶都能看到親切的理財師。與社區銀行相類似,理財師們的服務流程很標準。但是據融義銷售副總方園女士介紹,“我們的理財師,可不僅僅是簡單的服務店員”。
門店理財師大部分擁有專業的理財資質,因為不推銷任何產品,理財師與客戶最初的接觸階段完全是在了解客戶本身的需求。專業的背景和訓練讓他們能夠快速為客戶識別風險,在茫茫理財產品中挑選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而通常門店的理財師無法為客戶解決的問題,都可以獲得來自總部產品部門的即時連線解決。
“我們愿意花時間去了解每一個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傾向,這跟傳統社區銀行一個產品對應所有客戶的模式是很不一樣的。我們的理念是,以專業性為基礎,服務好一個客戶,比兜售好一個產品重要得多。”方園女士如是說。

【社區門店是傳統面孔還是社區新鄰居?】
7月25日開業的融義社區理財·花木店坐落在梅花路1087號,離周邊的大唐社區、世紀花園社區都非常近。在開業前期的市場調研中,融義財富發現周邊社區居民對于近日來的金融市場的動蕩有著非常多的疑問和不解,于是在花木門店開業之際,融義便準備了多場專業的金融知識講座,邀請周邊居民前來門店免費參與。
類似的講座在融義財富的其他幾家門店,都不定時會舉辦。而涉及的話題也都是民生所及,大家困惑頗多卻沒有辦法通過大眾的渠道獲得系統的解答。例如此次花木門店開業講座話題其中的《此輪牛市有什么邏輯么?》、《新三板為什么這么火?》等,融義財富產品總監陸懿晨先生通過大量數據和案例的解說,用輕松易懂的表達方式,向周邊的社區居民解答了金融市場的各種專業概念、波動的原因、值得關注的企業動作和相關的國家政策。這種講座在社區居民中獲得了極大的歡迎,場場預約爆滿。
在專業的理財服務之外,融義財富作為社區生態圈的一份子,也樂于為社區居民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生活平臺。

據了解,為了幫助貧困地區兒童,每一家融義門店都成為了該社區的隨手公益捐贈平臺,捐贈者從孩子到老人跨越多個年齡層。至今,隨手公益上海分部已經受到了來自融義財富捐贈平臺的數千件物品,它們都帶著周邊社區居民和企業的熱心,去到了偏遠的地區,給當地的孩子們和居民們帶去了溫暖和希望。
為了讓熱愛文藝活動的居民有一個施展的平臺。今年三月起,20個社區報名參加了融義財富舉辦的“融義杯·大型社區合唱比賽”,經過了兩個月的排練和各大社區的初選。最終5月30日,在上海音樂學院賀綠汀舉辦的決賽現場,共有12支社區合唱團參加了比賽和表演。這些全部來自社區居民的草根歌唱家們,在整個比賽過程中,雖然取得了不同的名次,但收獲的快樂卻同樣豐盛。為了感激這些叔叔阿姨們的辛勞付出,在剛剛過去的兩個月里,融義財富為叔叔阿姨們安排了多次出游。

當然,融義財富也常常與其他高端平臺合作,為融義的客戶們和社區居民帶去便捷的渠道。今年4月份,融義財富建立了與佳士得上海的長期合作關系。佳士得春拍期間,融義財富客戶更是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專場導覽。佳士得古典大師及十九世紀藝術部聯合主席Nicholas Hall更是親臨上海,為融義財富客戶開設專場講座。在之后的合作中,融義財富的客戶們可以獨家享受到佳士得上海各類私洽、拍賣和展出等活動的邀請。

“我們是社區的一份子,我們希望讓融義社區越來越好”。融義財富創始人陸曉暉先生這樣看待公司在社區的角色。
自2010年,融義財富在第三方理財的社區模式上做探索起,5年間,融義財富已經在上海7大社區擁有了自己的門店,客戶數量與日俱增,并且續約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接下來幾個月內,融義財富莘莊分部、徐匯分部等多個分部還將陸續開設。
未來,在您生活的社區周邊,也許不經意就能看見這家公司典型的藍色門頭——融義社區理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