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我市農民自主創業將享受和城鎮居民創業一樣的政策待遇。記者27日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市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農民自主創業的工作意見》,對此予以明確。
“統籌城鄉就業,加快推進勞動保障服務平臺和促進就業創業政策體系向農村延伸;確保50%的行政村建成‘充分就業村’”,這是剛剛閉幕的人代會上,市政府承諾的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為此,市政府在《意見》中提出,從今年起,我市力爭用3年時間,全市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達7.5萬人,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返鄉創業達到1萬人,帶動就業5萬人;對農民進行農業創業培訓4.5萬人,新增創業基地60個,新增創業項目80個,創立新品牌20個,扶持農民從事高效農業創業3.6萬人,新增加農民年人均收入1000元。
免費或低價提供創業場地
《意見規定》,農民自主創業工作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內容。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和領域,創業農民均可進入。村干部要帶頭創業,全市定職村干部創業項目擁有率或創業率達70%。
為了給農民創業搭建一個良好平臺,我市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在工業園區建立農民創業園區,以免費或低價租賃的方式為農民創業提供創業場地。對符合條件的重點農民創業園區,農民初次進入園區內創業,企業平穩運行6個月以上,并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將給予不超過1000元的一次性補貼。
同時,創業農民還可通過租賃、承包等合法方式,利用閑置土地、閑置廠房、鄉(鎮)撤并的場所、農村撤并的中小學校舍、荒灘等優先用于創業,期限可至20年,但不得超過土地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本市戶籍農民初次利用租用房屋、租用土地和進入農民創業園區自主創業的,且1年內正常經營納稅的,還可按每戶每月不超過200元的標準給予租金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