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興起帶給中國互聯網一個振奮的消息,那就是海外風險投資如潮而至,據相關人士保守估計今年的投資額不會少于30億美元。在一代互聯網泡沫破滅時,風險投資變得謹小慎微,整個高新技術產業都經歷了“VC(風險投資商)冰凍期”,中關村諸多急需投資的企業叫苦不迭。
今年風投又見 “暖春”,并且呈現出資金充裕、范圍廣泛等特點。那么,在新一輪風投熱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是否“春江水暖鴨先知”呢?
互聯網帶來的VC補給惠及科技產業
這股風潮來得太盛,中關村諸多高新技術企業沒有感覺都太難。
北京中和威軟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偉明確地表示,“江河滿了,旁邊的小溪也會得到水”,感謝互聯網浪潮的再次興起,促進了風投市場自身產業的發展。沒有互聯網這個行業,互聯網以外的科技企業在中國很難得到風投的關注和青睞,IT企業沾了互聯網的光,互聯網給了我們一個去“認識人和被人認識”的機會。
因為Web2.0興起所帶來的大量VC,補給互聯網的同時也惠及整個高新技術產業。經過上一輪的瘋狂和選擇,這一次,VC們變得理智而成熟起來。
“今年的風險投資市場雖然大致模式與上一輪相似,但是更加成熟了。”王志偉在接受采訪時興奮地說道。在他看來,成熟性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風險投資商鑒別力有所提高;退出機制無本質變化,但是操作平臺相對成熟了,結果便是回報更容易了;多家風險投資商共同去投資一個企業的現象比第一輪更加明顯。
北京智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應知非女士也認為,今年風投市場與第一次相比投資商們有了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即一部分投資商理智了許多,不會像第一輪一樣盲目投資,鑒別力有所提高。
這就意味著,雖然有很多錢是必定要花出去的,但是花在誰身上、如何花,VC們心中自有一筆明細賬;有項目、有市場、有技術、有需要是吸引VC駐足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一個好的項目往往后面跟著10個VC爭搶,而不好的項目談10次可能也不會有一次成功。
投資商鑒別力增強抓住眼球不容易
如此看來,今年風險投資的大量涌入,對一直融資比較困難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確實是一個利好的消息,但是,能否獲得資金卻又是因企業自身情況而異了。
北京安泰生物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那些歸國創業的創業型高新技術企業可能更會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
王志偉分析指出,新一輪的風投與第一輪在某些程度上“如出一轍”,風投商們依舊瞄準的是與互聯網相關聯的企業和項目,真正意義上的IT企業并沒有真正地受到他們的關注。至于風投共投一個企業的扎推現象的原因,王志偉無奈地表示,“第二輪資金多了,風險投資商的鑒別能力強了,但是真正意義上符合風投商條件的企業卻很少”,所以有經驗的風險投資商發現了一個可投的好企業時,便會蜂涌而上,形成扎堆現象。
應知非對此也表示贊同,盡管智趣科技的產品與互聯網相關,實際上抓住風投商的眼球并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這是一個時間長,耗費大的征程。”應知非說,她了解到一家公司為了得到風險投資,先后共找了41家風投商,而且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后才得到了資金,可以說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想抓住風險投資并不容易”。
之所以眾多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不易獲得風險投資,王志偉表示,在第一輪風投熱潮中,由于錯誤的認識,出現了混淆的現象,即產生了互聯網經濟現象。這個錯誤的認識是把IT 等同于互聯網,其實在整個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確實借助依靠IT技術,但IT技術起的是支撐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簡單說就是,互聯網是一種經濟模式,IT是一種技術支撐平臺。在他看來,這種錯誤的認識在這一輪投資“暖春”期并沒有得到完全的糾正。他認為,如今瘋起的Web2.0只是由頭,真正的IT是互聯網經濟發展高級需求下的產物,并沒有多少投資商真正關注IT企業。因為他們這樣的企業是線性模式,周期長,回報率也比較低。
智趣科技應知非搖頭說,不同的風投公司和融資公司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吸引風險投資也具有相當的風險,比如風投商急欲退出,南孚電池最后不得不賣給了競爭對手,中關村港灣網絡也被西門子收購。
王志偉的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企業在巨額風投資面前的心態,“我們當然希望得到風險投資商的青睞,但我們很難抓住他們的眼球。”
風投商青睞啥企業?
實際上,那些具有爆炸性的、具有規模效應的企業比較容易獲得風險投資資金,比如說液晶屏。互聯網便是這樣的一種企業,它的產業化前景非常清晰,產品完成后能夠占領很大的市場份額,能夠很快地被普遍應用。王志偉很坦白地告訴記者,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在短時間內很難具有爆炸性效應;具有規模效應的有,但只是一小部分,數量寥寥無幾。王志偉微笑著說,“都說風險投資就是投機,是拿錢掙錢”,具有爆炸性、規模效應的互聯網企業才容易使風險投資商們很快“拿回自己的錢”。
應知非更清楚地道出了風險投資商青睞的對象需要具備的條件:第一,團隊,有一個什么素質的隊伍在做事情。風投商并不十分重視產品技術本身,而是更重視團隊的管理經驗等;第二,清晰的商業模式。要求回報率比較高,產業化前景好;第三,市場,即客戶是誰。市場必須是不斷擴大的,客戶必須是有潛力不斷增多的;第四,壁壘,你獨一無二,有絕對的競爭優勢,其他企業無法進入。總之,能夠帶來可觀的現金流,高回報率的企業,風險投資商會非常感興趣。
在這種情況下,高新企業如果想得到風險融資,王志偉給出了兩條可供參考的路子:與互聯網模式相融合,簡單說就是企業轉型,和互聯網經濟找到一個結合點,比如智能手機的出現;有產業化前景和規模效應的板塊拿出能讓風險投資商信服的證據,而不僅僅是簡單漂亮的數據。所指證據又包括了兩方面,一方面是同類產品、技術與國外市場的對比點,風投比較關注一個企業的類似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發展狀況;另一方面是企業成長的階段性,即企業是處于初創期還是成長期,不同的風投會關注不同階段的企業,要投其所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