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劉延軍實習生劉媛媛)農工民主黨天津市委員會在調查中發現,90%以上的老人喜歡在家養老,三分之一以上接受機構養老的老人表示,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想入住養老機構。因而,實施社區與家庭養老模式,對于解決日益嚴重的養老問題,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老人們之所以想在家養老,主要是認為在家養老自由,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如果養老機構能夠服務進門,實現“人不離家,服務進家”,就正好滿足了老人的多種需求。接受社區養老還可降低服務費用,絕大多數老人都可以承擔社區養老的費用。一旦社區養老功能完備起來,經過培訓的服務人員變成具備專業技能的養老護理人員,老人也能獲得專業養護服務。
天津社科院老年問題專家郝麥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進入21世紀后,本市對老人的生活照料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要想使養老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就必須告別傳統的養老模式,確立全新的養老觀念,進行多元的養老模式嘗試。目前的養老方式主要包括子女養老、居家養老、企業養老、老年機構養老、社會養老等形式,今后要積極嘗試創業養老、住房養老、社區養老等模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