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還在為上市公司高管年薪最高達600萬元而驚嘆,如今,這個數目對于許多上市公司高管們將是小菜一碟!因為本周,股改后的全流通時代正式開始,那些持有幾十上百萬股公司股份的高管們,將因為手中的股票可上市交易而身家暴漲,將由此誕生數百位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
制造富翁·盛況
家族企業成富翁批發點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滬深兩市將有340位自然人持有的限售股份上市,總數量9.5279億股,按照本周五的收盤價計算,總市值為92.5969億元,相當于人均2723萬元。
其中,年內能夠變現的億元以上的富翁有19位,最高的超過8億元;千萬富翁136位,百萬富翁146位。不過,也有少得可憐的,持股僅5000股,變現金額不過區區萬元。
從主板市場看,最典型的無疑是G龍盛(600352,收盤價4.22元)、G金發(600143,收盤價19.08)和G臥龍(600580,收盤價6.27元)等民營企業了。
以G龍盛這家浙江的家族企業為例,僅這一家公司,就制造了5位身價超過億元的富豪。
其中,公司董事長阮水龍持有G龍盛9162.77萬股股權(占總股本15.52%),而以該股目前4.22元的股價計算,阮水龍的身價已經達到3.86億元。
此外,公司另外幾位自然人股東阮偉祥、阮偉興、蘇紫薇和章榮夫的身價,都已經超過億元。
G金發中,也有袁志敏夫婦、夏世勇和李南京4位自然人身價過億。而袁志敏夫婦持有的G金發的股權,以目前公司19元多的股價算,其身價超過10億元。
本周一,G三一(600031,收盤價11.57元)的非流通股股東無錫億利大機械公司象征性地賣出了100股限售股,但這100股的分量并不輕,它敲開了滬深股市多年來期盼的“全流通”大門,也徹底讓非流通股股東手中原來持有的股票,真正變成了現金。
600億元股票今年可變現
2006年———全流通元年,隨著各股改公司限售流通股上市交易日期的來臨,將有121.44億股逐步上市流通,如果按照平均每股5元的價格計算,年內需要的承接資金將高達600億元,這相當于3.65個中國石化(600028,收盤價5.89元)的流通總市值。
巨源數據顯示,本月內,除了G三一部分限售流通股可以上市流通外,第二家G紫江(600210,收盤價2.58元)的1.29億股將于7月29日上市流通。因此,市場將有充分的時間來消化G三一帶來的影響。
進入8月,獲準流通的限售股份將大為增加。8月份,有29家公司的38.82億份限售股份上市,其中,G中信(600030,收盤價14.44元)11.87億股,G長電(600900,收盤價6.63元)5.23億股。9月之后,滬深股市將迎來中小板限售股份上市的高峰。
中小板成富豪俱樂部
中小板在滬深股市率先完成股改。截至目前,中小板共有51家公司,其中,個人及家族直接或者間接持有股票市值過億的富豪超過30位,成了億萬富豪的“俱樂部”。
中小板富豪云集,顯而易見就是其民營企業的性質決定的,“夫妻檔”、“兄弟店”在中小板司空見慣。這些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很多持有幾千萬股公司股份,一旦上市流通那天到來,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億萬富翁了。
在這些億萬富豪中,以家族為例,七喜控股的易賢忠家族身家高達近10億元,傳化股份的徐傳化家族身家將達到5.66億元。
從單個公司來看,很多企業將一次性造就幾十位富翁。如科華生物有43個自然人持股達到幾十萬股,按照昨日12.64元的收盤價計算,這43人都將躋身百萬富翁甚至千萬富翁之列。
批量制造富豪的公司還有華邦制藥(31人)、晶源電子(15人)、華星化工(15人)和G恒生(15人)等。
制造富翁·懸念
當自然人大股東持有的大量股票可以上市流通時,套現無疑將成為最大的誘惑!他們會不會大量拋售套現?他們會不會為了賣高價而坐莊操縱股價?這兩個問題無疑成為全流通后股民最關心的事情。
富豪們大量拋售套現?
盡管全流通將造就數百位千萬甚至億萬富豪,但如果不賣出手中的股票,他們持有的依然不是現金。
此前,網易、國美等不少企業選擇了在納斯達克或者香港股市上市。而這些公司的自然人股東,已經有不少人賣出手中持有的部分股票。這一次,滬深上市公司的自然人股東終于盼來了流通權,他們會不會拋出股票?
昨日,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G龍盛(600352)的董事阮興祥。公開資料顯示,阮興祥目前持有G龍盛217.7429萬股,以昨日的收盤價4.22元計算,其身家高達900萬元以上。
記者:阮先生,您好。全流通后,你們公司創造了不少富豪啊!
阮興祥:我只能算是小股東,還真沒有什么感覺,畢竟持有數量不太多。
記者:作為公司的自然人股東,隨著股份可上市日期的臨近,你對股價變化是不是更加關注了?
阮興祥:那肯定!股價的變化直接關系著各自財產的變化,相信每一個自然人股東都是這樣。
記者:你們持有的股份可以交易后,會不會賣出套現?
阮興祥:應該不會,我們對公司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大家對企業也很有感情,不會輕易考慮賣票的。
記者:但在成熟資本市場,自然人股東賣出股票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阮興祥:我們這種自然人股東,其實和普通投資者一樣,只有在對公司的未來不再看好的時候才會考慮賣出股票。對于那些選擇套現的情況,我認為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所致。
記者:哪些情況可能導致套現?
阮興祥:首先是對公司未來發展不再看好,也有可能這些股東看上了其他更好的投資渠道,才賣出部分股票。另外,如果有些人急需用錢,也可能考慮賣票。
記者:會大量賣票嗎?
阮興祥:只要公司不出問題,肯定不會,大股東肯定要考慮控制權的問題啊。
自然人股東聯手做莊?
不少公司的自然人持有的股權占總股本比例很大,當這些股份可以流通后,自然人大股東會不會聯手機構、私募基金等做莊,成為股市新一代的莊家?相信這是不少普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以前莊家做莊的手法,就是大量集中股份后,利用資金優勢,自買自賣,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從理論上講,全流通給這些大的自然人股東創造了做莊的條件。不過,這些股東大多數都是企業的發起人和管理者,他們最關心的還是企業的經營,業績提升了,他們的財富自然會增加。同時,隨著股市越來越規范,監管力度不斷加強,這些自然人股東也并不太可能去做莊。
不過,如果某些公司面臨重大重組,或者控制權即將發生變更,則可能出現大股東進行幕后交易,操縱股價的行為,這就需要進一步完善監管機制和公告信息的及時披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