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當年李白流放夜郎,行到白帝遇赦,于是歡天喜地坐船回湖北江寧,留下這首讓人們行過三峽就涌上心頭的詩句。
今年5月20日,三峽大壩全線建成,目前只剩下部分發電機組正在安裝中。而三峽水電輸送給其他地區的變電站也在建或已經投入使用。今后那一片結合著古典浪漫的地方,將成為全中國動力供應中心之一。同時,因為地處東部和中西部的交會區域,三峽地區將成為大企業朝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據點。
本報與《浙商》雜志一起組織的浙商創富中國行,此次循著三峽而去:從重慶到萬州,接著順長江而下抵達秭歸,然后再到宜昌開發區及市區。讓我們驚訝的是,逆著長江水而上,浙商在三峽地區已經開創了一片天地。
溫州人多 大企業多
在重慶、秭歸、宜昌等地,不管是在經過移民搬遷的庫區,還是繁華的重慶市中心,到處都有浙商的身影。 和我們創富行活動到過的其他地方一樣,溫州人在浙商外省創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聽到宜昌市溫州商會會長吳紹達介紹“宜昌三萬浙商,兩萬是溫州人”前,記者已經見到了眾多溫州人的蹤跡——
在重慶,來接我們的重慶浙江企業聯合會辦公室主任田密也指著車經過的中興街說:這條街幾乎是溫州商人包了的,他們大都經營印刷等業務。
在宜昌,溫州商會一些會員抱團買下了鑫昌大市場,這是一個外省老板因為經營不善留下的攤子,但是經過一番改造,溫州人不但有決心把市場經營好,還要在那邊建立一座溫州商會大廈。
浙江商人在三峽沿線投資不乏大手筆,浙江的一些大企業集團,紛紛落戶,向三峽進軍,向西部進軍。
均瑤集團1999年進入宜昌,起先是做乳品行業,同時打算打造“均瑤廣場”,包含劇院、五星級酒店等。
雅戈爾在重慶建造了7000多平方米的廠房,在當地吸納勞動力650多人。說起成本,當地辦公室主任王賢善說,“加上運費等各項費用,成本不見得省,但我們看中的是西部市場”。
近幾年,娃哈哈、雅戈爾、均瑤、貝因美、洛茲、太平鳥等知名企業紛紛落戶三峽周邊城市。而南玻、首鋼等大集團則相中當地豐富的水電資源,分別跟宜昌簽了60億元、80億元的項目。
西部市場廣闊 庫區政策優惠
7月10日,記者一行登上“壇子嶺”俯瞰三峽大壩,看到泛黃的江水“轟隆隆”騰起一大片水霧。大壩橫臥截斷長江天塹,把滾滾江流的巨大勢能轉化成電力。這電力可以被運輸到華北、華東地區,緩解當地能源不足。因為建設三峽大壩,沿線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變,沿線城市的發展也走上了不同軌跡。 三峽沿線城市,因為歷史文化原因,發展情況各不相同。重慶在1997年被列為直轄市,1999年又享受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進入21世紀以來發展迅速,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高架橋、鐵路、空港都在繼續完善當中,已經初具大城市的發展規模。
宜昌境內有葛洲壩、三峽兩大水利工程,被稱為“中國動力中心”,一些高耗能的公司紛紛相中這里豐富的電力資源,落戶宜昌。宜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人才告訴記者,今年南玻集團和首鋼將進駐開發區。“南玻在這里投資60億元發展一個太陽能項目,每年要耗電8億度,因為我們的優惠政策,他們每年可以節省幾千萬元電費。”
三峽工程涉及移民113萬,涉及重慶和湖北兩地19個區縣市、227個鄉鎮、2座城市、11座縣城。秭歸縣是接受三峽移民最多的縣城之一。副縣長孫曉蓉告訴記者,當地20萬勞動力中,目前仍在失業的占不小比例。“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所以我們非常歡迎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企業可以享受許多優惠政策,同時也幫我們解決勞動力失業問題。”
說到當地優惠政策,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副秘書長侯行知有這樣的表述:既能享受西部政策,又能享受庫區政策,所以是雙重優惠。
高素質員工缺少 配套市場不全
長江三峽五日之行,讓同去的幾位浙商心潮澎湃,一位姓朱的浙商告訴記者,像萬州、秭歸這樣的庫區,人們消費水平還不高,“但同樣蘊含著許多商機,潛力很大。”在我們采訪途中,他兩次“悄悄溜”走去考察項目,后來還跟記者說,他們打算幾個人聚集一筆上億的資金,到庫區去啟動比較大的項目。 在幾天的行程中,我們跟在當地發展的浙商也有許多交流,他們對想去三峽投資的老鄉們提出了一些注意點。比如,三峽庫區的居民原來以農業為主,從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角色轉換,他們還在逐步適應。同樣因為這個原因,當地房地產建設中,許多技術工人還得從外面請過來,因為庫區的工人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還有,三峽周邊沒有大型的服裝配套市場,許多做衣服的小部件,服裝公司都是從義烏、寧波等地運過來。中西部地區人們消費水平還不是很高,做任何產品都要考慮到這一點。
在重慶開發了“上海城”的王如法顯然比較樂觀:“機會永遠有,風險也一直有,浙江人膽子大,去哪里發展都不怕。”而一路走來,我們也深深地感受到:其實機會對誰都是一樣的,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把握到,把握到了有沒有踏踏實實地做。而浙商的成功之道可能也就在于,不僅會打拼,會找機會,更有踏實的作風和智慧的運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