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黃偉 趙瑩/文 王曉瑩/圖
據第三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女性消費者有4.8億之多,占全國人口的48.7%。女性消費者不僅數量龐大,在購買活動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她們不僅決定自己所需的消費品的購買,更是由于她們作為家庭中母親、女兒、妻子、主婦等多種角色,因此,也是成為家庭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成員所需物品的主購軍。一項網上調查顯示,女性在家庭中完全掌握支配權的占51.6%,與家人協商的占44.5%,女性不做主的僅為3.9%。而女性個人消費在家庭支出中占一半的比例高達53.8%。
如此之高的消費比例,使女性在市場上備受“寵愛”,錢包掌握在女人手中,直接影響了商人經營思路的轉變,為女人服務已成為商家目前流行的經營策略。
商家為高端消費巧立消費名目
不僅女性消費者數量眾多,供女性消費的內容也是無限擴大。據《2005年度中國(8城市)女性消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女性購買服裝服飾的消費最多,其后依次是通訊、旅游、健身、化妝品和書籍等。
據了解,北京18至35歲的青年女性,平均每人每月用于日常消費的金額為604元人民幣,購物仍然是女性喜歡做的事情第一位。在北京,各大商場的女性服飾用品基本上都占據了商場60%以上的柜臺,而很多商場也在銷售中變得精明起來,將消費較少的男裝柜臺移至女裝下層,以女裝龐大的客流量來帶動男裝的人氣。而商場內女性顧客幾乎占到了總人數的80%左右,為數不多的男性顧客一般也是有伴而來。
北京各類健身、美容中心達數千家之多,其中單身女性成為定期光顧的絕對主力。記者來到一家浩沙健身中心,發現正在上健身課程的男性只有一兩個,而課程方面,瑜珈、普拉提、肚皮舞、健美操等等大多也都是針對女性專門開設的。美容中心則更是女性的天下,一位美容中心的服務生告訴記者,盡管現在人們的思想有所改變,男性現在已經不像從前那樣排斥美容,但主動前來做美容的男性顧客依舊很少,店內辦卡的顧客也全都是女性客人。
有意思的是,在購房方面的消費女性也超過了男性。北京目前近八成單身公寓的購房者為都市白領,其中女性的比例達60%。這些購房女性年齡大都在20至35歲之間,她們大多數手頭有一份不錯的工作,薪水足夠讓自己不時地揮霍一下,與其他社會群體相比,她們更有花錢的激情和沖動。據資料表明,目前以自己個人名義購買房子的女性比往年增加了52%,其中63.2%的女人表示如果有錢,第一件事是買房子。
目前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女性時尚生活類報刊雜志超過100種之多,而專門為男性出版的雜志卻不多見,總體數目應該不超過20種。絕大多數的女性時尚報刊雜志的讀者為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市女性,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是她們的消費方式,她們當之無愧成為拉動高端消費的主力軍。
女性經濟瞄準職場巾幗英杰
對于近些年女性經濟的迅速崛起,專家認為,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社會的劇烈轉型,瓦解了針對婦女的各種倫理束縛,女性獲得了獨立、就業、創業和成功的機會。特別是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徹底改變了以往那種以“力”取勝的競爭格局,使更善于溝通,具有一定教育水平的女性表現出比男性更強的競爭優勢,女性在經濟領域中的日益活躍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
在職場得意的白領女性中,普遍的特點是:年齡在30歲以上,收入比較高,不論已婚或未婚,都是自主進行收支管理。值得關注的是,除了成功女性的領軍消費主體之外,還有另外一部分女性主力消費人群的年齡偏年輕,一般在20—25歲之間,她們是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雖然收入并不很高,但是家庭負擔相對較小,熱衷借貸、透支的“敢為”之舉,令她們的消費能力表現得非常強,令商家從不小視。
專家認為,盡管從整體情況看,女性的總體收入可能還不如男性,但她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都已經大大超越了男性,成為拉動都市消費的主力。以女性為中心的消費主義正在逐漸取代以男性為主的消費主義,因此,惟有深刻地了解女人特有的消費心理,才能成為商戰中的弄潮兒。
 |
|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