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仇銘報道)就我市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市經濟研究中心的成員結合我市中小企業的現狀,對國外一些發達地區進行了解,并對國內一些在中小企業融資問題上運作比較成功的城市進行實地考察,提出了我市中小企業值得學習和改進的地方。
國外模式
美國“清障鋪路型”的中小企業融資支持。該模式強調政府的服務功能,而不是融資功能。政府一般不是將資金直接注入小企業,而是鼓勵、扶持和督促金融機構向中小企業融資;并且,中小企業管理局和商業銀行共同承擔風險、收益共享與分保機制,降低了銀行貸款的失敗率,同時也降低了擔保機構的擔保失敗率;此外,設立民間風險投資公司,美國官方的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和民間的風險投資公司,是中小企業籌資的主要來源之一。
日本“扶持型”的中小企業融資支持。一是信用保險機構,日本官方設有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擔保的金融機構——中小企業信用保險公庫,為中小企業從民間金融機構借款的債務進行擔保,并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全國性的“信貸擔保協會”,他們共同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擔保服務。二是信用互補制度,該制度的建立化解了金融機構信貸風險,主要由信貸保證制度和信用保險制度構成。三是信用保證制度,貸款擔保公司憑借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可以要求金融機構降低對中小企業擔保貸款的利率,擴大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數量;貸款保險公司為貸款擔保公司提供貸款支持,增加其資金來源,擴大其擔保數量。
法國“商業化”中小企業融資支持。法國政府專門成立了發展銀行來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等問題,其主要職能是建立風險基金。發展銀行以擔保人的身份,幫助中小企業向商業銀行貸款。如果企業發展順利,有盈利,發展銀行還可以直接向中小企業貸款,同時收取營業增長額的3%到5%的紅利。同時,中小企業與政府業務部門和大企業的期票可以拿到發展銀行辦理貼現,提前支付,以緩解資金困難。
國內經驗
上海進行誠信信用體系建設,并專門設立小企業貸款銀行。上海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諧社會、增強城市“軟實力”出發,全面部署和持續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上海銀監局還在解決中小企業貸款難方面努力探索,并出臺辦法成立小企業貸款銀行專門為小企業服務。
浙江打造國際先進的零售銀行。對于中小企業信貸管理模式改革分為“三步走”:第一步是對小企業信貸現有的、傳統的貸款標準予以放寬,在對分支行的不良率考核方面,提高風險控制線,適當允許分支行在貸款風險與利潤之間權衡選擇等。第二步是進一步完善對中小企業的信用評級,更加注重對中小企業某一個項目的評級,而非客戶評級。第三步是對貸款規模進行資本約束,實施風險限額授信。除銀企對接外,浙江政府部門還撥專項資金用于扶持中小企業。
深圳啟動全國首個政府出資支持民營擔保機構專項資金。該專項資金由年度預算安排的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統籌,專項資金的87.5%用于民營擔保機構為民營及中小企業貸款擔保的風險補償,其余的10%和2.5%分別用于企業服務體系建設支出和管理支出。專項資金運作的具體思路是:由政府出資支持擔保機構,由擔保機構和銀行聯手具體對中小企業開展融資擔保。擔保的方法、額度由中介機構按市場規律運作,政府不得進行行政干預。
國內外經驗的啟示
政府設立專門的中小企業金融機構。我們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組建政策性中小企業銀行,其作用是對需要扶持的中小企業發放免息、貼息、低息貸款。
政府提供多種形式的信用擔保。政府不一定大規模地參與中小企業的投資或借貸,而是以擔保引導的形式,使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多一份籌碼、多一份依靠。
要創造條件開辟二板市場。許多中小企業發展前景很好,而且各方面的經營狀況也不錯,但是由于資產規模小,難以達到主板市場上市的條件而無法直接從資本市場籌集到資金,所以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辟專門幫助高速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集資金的二板市場。
積極發展風險投資。應積極發展為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提供資金融通的風險投資。首先要盡快制定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發展規劃,其次要加大對中小企業風險投資的政策扶持力度,還要培育多元化的風險投資主體,設法鼓勵投資銀行、企業集團、上市公司等參與風險投資,并積極鼓勵居民從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