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萬億庫存帶來的商機
庫存商品及閑置物資越來越多,傳統意義的舊貨概念正在被打破,很多嶄新的商品正在成為舊貨市場的主角。
3元一件的針織內衣、5元一臺的萬年歷,150元一件的羊絨內衣、400元一只的折疊式手機……不過,如此超低價便宜貨可不是普通消費者想買就能買的,要買就得吃進幾千上萬件(個),因為他們大多是企業的庫存積壓商品。但這些庫存品到了一些精明的浙江企業手里,卻流轉得飛快,不知不覺就成了大商機。
據悉,我國庫存及閑置物資總量超過3萬億元,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遞增。但盤活的總量每年僅有100億元。由于這一領域還缺乏更多的投資者介入,大量庫存品并沒有被盤活。
3萬億庫存從哪里來
據了解,庫存生意是近幾年才開始升溫的行業,以義烏為例,這個國際知名的小商品城常常有很多國際買家來詢問庫存貨,在每年的各種交易會上,就有專門收購庫存貨物的美國商人出沒其間。
而庫存開始為眾多投資者所重視,大致是2003年底。當年,國家有關部門下發《關于促進我國舊貨行業發展的意見》,隨后,義烏等地就出現了一些專門經營庫存貨物的公司,在他們的努力下,高達3萬億元的庫存金礦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據一些在庫存市場淘金的人介紹,很多人對庫存有一種恐懼,談“庫”色變,其實沒有這個必要,中國市場之大,地域之廣,此地的庫存對于彼地而言也許是俏貨,所以庫存淘金的關鍵點在于,找到最有價值的庫存貨物,銷到最能賣出價錢的地方去。
那么庫存從哪里來呢?
根據一業內專家對庫存市場的分析報告,庫存來源有二。
第一個來源是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的生產控制不及民企靈活,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很多企業不可避免地產生出許多庫存、閑置、積壓、報廢等不良資產。這些資產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模具、設備以及成品,甚至有些是二十世紀90年代用了大量外匯進口的高、精、尖設備,這些資產年復一年在倉庫堆放,從有用放到無用,從商品放到廢品,以至于形成了龐大的庫存及閑置物資的沉淀。
究其原因,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由于政策的局限性,許多國有企業前任領導在計劃體制下購進或者生產的產品過;蛟斐蓭齑婧烷e置,而現任領導因得不到政策的支持,不愿承擔責任,不愿把這些商品變現,從而導致資產的大量積壓。
隨著資產重組、兼并、聯營、破產的企業越來越多,企業開始理順長期以來積壓庫存的不良資產,此外還包括企業間“三角債”收回來抵債的有一些并非陳舊的物資,由企業委托商家經營。
據了解,這些庫存正在被很多投資者瞄準。
第二個來源是產品的更新換代。
這方面的庫存種類就多了,大到汽車,小到服裝。由于產品轉型、經營不善、生產過;蛘吡鬓D方面的原因,許多企業多多少少會有些庫存品。隨著市場競爭變得越來越激烈,眾多新產品還沒有進入市場就成了舊貨。
以家電業為例,據統計目前我國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保有量約6.8億臺,電腦保有量8000萬臺,手機保有量1.9億部。如果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按10年的更新率來算,每年就將有6800萬臺進入舊貨行業;電腦、手機按3年的換機率計算,每年有9000萬臺(部)進入舊貨行業,可見舊貨資源潛力十分巨大。
從地域來看,由于加工量較大,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往往是采購庫存商品的重要地區。比如浙江,這個經濟發達的省份2004年省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的成品存貨達1007億元,限額以上批發零售商業企業的庫存也達237億元。
一些業內人士介紹,由于這些企業單憑自己很難消化龐大的庫存量,如果有企業能夠包銷他們的庫存,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對于廠家來說,處理庫存品可以盤活資金;對于采購商來說,買到合適的庫存品一轉手就可以賺大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