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李竹離開清華同方,和幾個朋友一起在IT圈子內做“天使投資人”,從事初創企業的投融資。他先后投資過七八家企業,投資總額達到幾千萬元,握奇數據、德生科技都為李竹的得意之作。同時,他也做視音頻方面的技術開發,“但這純屬個人愛好”。李竹介紹,當時他的公司主要業務為視音頻底層編解碼技術、傳輸,主要給企業提供服務。由此看來,李竹多年來的積累,似乎都是在為悠視網的“薄發”做準備。
2005年年初,有人找到李竹,想在互聯網上傳輸音樂類廣播電臺。這件事情給了李竹靈感:“在網上傳輸音頻文件數據流量小因而相對簡單,而傳輸視音頻文件將更具有挑戰性!”于是,李竹決定開發P2P流媒體技術,公司的技術人員主要來自以前的創業伙伴和清華畢業的學生,而在P2P技術領域中,也以“清華派”為主力軍。
競爭優勢:全套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正版版權內容
談到悠視網,讓李竹最驕傲的有兩方面。
首先,“必須有技術門檻,否則很容易被同質化,創新的技術對于一個公司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李竹說。到目前,悠視網已搭建了國內最大的P2P視音頻傳輸網絡,在視音頻編解碼、P2P傳輸和播放器方面都擁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對于用戶來說,只需要下載一個客戶端軟件,就可以很好地觀看播放的視頻節目了。此外,悠視網的P2P技術,可以和運營商現有的CDN網絡實現無縫拼接,最大限度地減少無效流量,并能支持大規模并發的網絡直播、下載和點播。央視尼爾森的數據檢測報告顯示,由悠視網全程參與支持的央視主辦的《CCTV2006全球華人網絡春節主題活動》中,創建了45萬在線收看同一節目的紀錄,這讓李竹很自豪:“現在,悠視網在全國20個省都放有服務器,我們的P2P是可管理可運營的P2P,這是別人很難做到的。”因此,也能夠與運營商形成良好的網絡伙伴關系。
李竹透露,悠視網剛和英特爾建立了合作關系。按照協議,悠視網將獲得英特爾的一些最新技術。“比如英特爾的雙核處理技術,”李竹介紹,可以實現畫中畫等效果,讓畫面更豐富、表現更靈活,這些技術將促使悠視網更好地改進產品。除此之外,悠視網還能得到英特爾市場推廣方面的支持。
悠視網的另一個優勢表現在產品正版化。“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做盜版。”而立之年的李竹憑著自己的判斷和執行力,從悠視網創立之初就走了“正版路”。目前悠視網擁有業內最豐富的合作資源,與中央電視臺、上海文廣、北京電視臺及其他地方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等眾多的內容提供商進行合作,為用戶提供近百個精彩的正版直播頻道。
“網絡視頻要想發展歸根到底要實現正版化。”李竹認為,盜版不但傷害了其他廠商的利益,而且不能順利引進風險投資,“VC們不會為盜版買單。”悠視網能夠順利引進風險投資,也是他正確的理念很快得到了認同,從去年9月份與紅杉中國基金開始接觸到資金到位,用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
這次融資,悠視網得到了紅杉和SIG總共12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這是目前P2P領域中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有了資金推動,悠視網得以快速發展。硬件上來看,服務器從20多臺增加了10倍,人員從50多發展到200多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