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出處: 政經 作者: 楊雪婷文 趙振超/制表
商報訊 (記者 楊雪婷) “十五”期間,北京私營企業投資者人數增速位居全國首位,年均高達127%,私營企業雇工人數增長也居全國首位,達到95.8%。這是由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持編創的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NO.3(2005-2006)》(以下簡稱藍皮書)中透露的兩組數字。
藍皮書指出,“十五”期間,我國私營企業投資者人數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22.9%,其中北京增長速度最快,年均達127%;全國私營企業雇工人數從2000年的2011萬人增長到2005年的4714萬人,年均增長18.6%。其中也是北京增長最快,年均增長達95.8%,藍皮書預計,隨著今年北京市的“非公36條”出臺,北京市民營經濟在“十一五”期間有更大發展,同時還建議北京市發展民營經濟,還應通過制定“十一五”期間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專項規劃,以引導民營經濟更好地發展。

全國工商聯研究室主任陳永杰:
“個體戶縮水810萬”之說純屬誤讀
商報訊 (記者 楊雪婷) 昨天,全國工商聯研究室主任陳永杰在社科文獻出版社新書——《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報告》出版的新聞發布會上,對“6年間中國個體戶縮水810萬戶”的說法做了一個澄清,他認為這是對統計數據的一個誤讀。
前不久,國家工商總局發布了一組數據,稱1999年我國實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了2004年,這一數字下降為2350萬戶,6年間凈“縮水”810萬戶。這一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一些專家指出這與壟斷阻礙公平創富有關。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工商局的統計更為嚴格,過去只登記‘生’,不登記‘死’,現在都要登記,這種登記的變化造成了數據上的波動!标愑澜鼙硎,上述說法是工商局的一位負責人在一次會議上透露的。
陳永杰還舉例道,統計局國家經濟普查的數據顯示,2004年全國個體工商戶是3900萬戶,比國家工商局的數據多了1000多萬戶,登記注冊的2100萬戶,比國家工商局的要稍微少一些,但大體相當,這表明很多個體工商戶雖然沒有在工商局登記,但仍從事個體經營。
除了對個體工商戶的統計兩個部門不一致外,對個體工商從業人員的統計,兩個部門統計的數字也不盡一致,工商局的統計數字是目前個體工商業從業人員4000萬-5000萬人,國家統計局報出的數字是9000多萬人,兩者相差一倍。
“所以需要這兩個部門的統計數字有一致意見,我們才能做出研究和評價!标愑澜茏詈笳f。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