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集——
經過12年的發展,清華科技園已經聚集了四個世界一流。
一流空間聚集:清華科技園占地25公頃,聚集了69萬平方米的建筑,營造了世界一流的環境。
一流環境聚集一流企業:目前清華科技園聚集了400多家高質量的企業及機構,首先是世界500強企業的聚集,SUN、NEC、Schlumberger、P&G、Google、Microsoft紛紛入駐清華科技園,除了這些世界500強,清華科技園還有20家海外上市公司。清華自身的企業以及清華一系列的成果轉化機構也遍布清華科技園,最后,清華科技園最有潛力的還是200多家創新創業企業。
優質企業聚集核心技術:清華科技園內有200多家創新創業企業,至少有100多家擁有當今世界頂尖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這些企業將會引領中國未來的產業方向。
準世界一流的服務體系:2003年,清華科技園提出系統構建有清華科技園特色的創新服務體系的構想,到今天,清華科技園已經搭建了準世界一流的以信息系統為平臺的創新服務體系。
聚焦——
一方面,世界的目光聚焦清華科技園,同時,清華科技園也把目光投向世界,實踐其回饋大學、服務社會的理念。
清華大學資源聚焦清華科技園,清華大學與園區企業開展各種各樣的合作,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優先轉移到清華科技園,同時也促進了清華大學的學科建設,大批科研經費通過企業與學校的合作進入清華大學。清華科技園產學研結合的商業模式,為大學科研成果的轉化找到了一條積極有效的出路。
作為國家推動大學科技園事業的重要成果,政府資源傾斜清華科技園。大學科技園的發展已經被國家和政府列入了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國家對大學科技園的推動,引導政府資源向科技園聚焦。清華科技園也在政府的引導下在國家創新體系建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中國惟一的A類國家大學科技園,清華科技園已經引起了世界目光的聚焦:
海外政府聚焦:清華科技園已經成為中國展示創新成果的窗口,多次接待國外政府科技部、信息產業部部長的來訪。英國財政部長曾點名去清華科技園參觀。
海外同行等研究者的聚焦:清華科技園的成就吸引了世界同行的關注。我國臺灣的新竹、美國斯坦福等優秀科技園開始研究清華科技園模式。
海外資本聚焦:初期的風險投資、末期的資本上市都非常看好清華科技園這個區域。初期的風投關注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國外風投大規模到科技園尋找投資項目,一種是國內小投資公司先投錢,世界主流投資公司緊隨其后。資本的末端也非常關注清華科技園企業,納斯達克公司總裁也到清華科技園參觀,兩者的合作也提上日程。納斯達克公司未來五年在中國要找100家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清華科技園內多家企業被列入納斯達克的候選名單。
聚合——
聚集和聚焦是物理反應,是清華科技園累積勢能,蓄勢待發;而聚合則是化學反應,各個要素偶合,發生質變的過程。
企業和大學的集合:清華科技園正積極推進企業和大學的結合,利用大學的創新資源、企業的創新技術,促進企業高速成長,推動大學學科建設。清華科技園現在擁有的核心技術,大部分來源于清華大學與企業的合作,如數字電視地面傳輸的技術標準就是企業跟大學合作的成功典范。
企業間的聚合:清華科技園正在不斷推進平臺建設,提供交流機會,推動企業間的合作,促進產業鏈的凝聚。
企業和中介機構的聚合:清華科技園在12年的發展中得出經驗——企業發展不僅是靠人才、資本、技術,還需要專業的中介機構來運作叫座作品。在中國目前還沒有完整的中介市場,清華科技園在不斷完善中介市場,推動企業與中介機構聚合。
聚變——
清華科技園的目標是通過公司聚集、資源聚焦、各要素間的聚合來實現科技園自身的聚變,實現科技園企業的聚變。從世界范圍來看,IT行業培育出一個世界級的公司快則兩年,一般五六年,長則十年。從2003年開始全面搭建創新服務體系,到2011年清華校慶100周年的時候,通過近十年的聚集、聚焦、聚合的醞釀,以及清華科技園“鉆石計劃”的打造,清華科技園一定會聚變出一批世界級的鉆石企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