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南都無處不在”添新丁
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始終擔當著創業基地、創新尖兵和高新科技孵化器的角色。如今,新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經濟發展需要,促使廣東掀起了新一輪基于技術革新的創業熱潮。無論是來自社會的客觀實際情況,還是政界、商界的主觀意愿,都需要一個相對完善、高效、強強聯手的平臺來實現高新技術的真正落地。不僅僅是廣東,如今,結合科技興國的戰略,科技的商業化和資本化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
近日,隨著《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雜志2010年1月刊正式發布,來自于麻省理工的高科技信息將同步來到中國讀者、投資者、企業高管和創業家的面前。此外,該雜志亦正式納為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都市報報系成員。
全球200萬專業人士的共同選擇
據了解,《麻省理工科技創業》(MIT’s TechnologyReview)創刊于1899年,距今已有110年的歷史,是美國第一本專業的科技評論雜志。雜志重點關注新興科技及其對商業與社會的巨大影響力,為科技和商業領袖提供前瞻性的資訊和獨到深入的研究與行業趨勢分析。
“美國版雜志的讀者數量達48萬余人,網站Technologyreview.com每月的訪問者數量在62萬以上;電子簡報的訂閱數量在16萬以上。”《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聯合出版人周爾方告訴記者,除美國版外,《麻省理工科技創業》目前擁有英文、中文、西班牙文、德文、意大利文等不同語言的國際版本,發行范圍既有科技發達國家例如美國和西歐各國,也有科技新興國家如印度以及中國。
“《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除美國版外的國際版本總發行量達22萬冊。在全球范圍內,有超過200萬來自科技和商業領域的專業人士與領袖,通過《科技創業》的傳播平臺,包括雜志、網站、newsletter以及各種活動,分享前沿科技資訊。”據周爾方介紹,在中國,《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的發行量目前約6萬冊,讀者群以歐、美留學生為主,涵蓋金融、通訊、網絡、機械制造、生物制藥和新能源等等行業。
與國內傳統科技類雜志不同,《麻省理工科技創業》專門關注未來三到五年內哪些科技創新能夠實現商業化,深入淺出地為業界高端精英人士揭示創新科技所帶來的商業潛能。
樹立傳統媒體差異化競爭標桿
“長遠來看,一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還是要建立在‘技術強國’的基礎之上。不管基礎性技術,還是應用性技術,就像歐、美和日本已經走過的道路一樣,‘技術強國’,將是中國未來的國家戰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社委、南方都市報總編輯曹軻稱,技術強國的論調,曾屢屢出現在我國國家發展戰略中。但反觀國內,各種各樣的時尚、消費雜志甚至專業雜志很多,但其間并沒有一份真正有影響的、權威的綜合性技術雜志刊物。
“去年9月,廣東科學中心與《南方都市報》戰略合作協議正式簽訂。”據曹軻介紹,雙方會通過各自在新型科普教育及快速傳播方面的資源優勢,實現強強聯合,建設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傳媒界、廣大公眾的全新科普平臺。
“雙方以戰略合作的形式致力于提高科學傳播的深度和廣度,對提高公眾科學素質、貫徹《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推動廣東成為科學發展排頭兵有重要意義。”他表示,有此先例,未來南方都市報系經營《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雜志的目標,正是將這本雜志打造成國內最權威的、綜合性科技類刊物。
《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出版人紀文泓則表示,麻省理工與硅谷,向來是全球尖端科技的兩大孵化器,此次《麻省理工科技創業》進入中國并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強強聯合,一方面使得國內千千萬萬專注于技術資本化、商業化的企業與專業人士,能第一時間抓住全球技術演進的脈搏,進而發掘更多產業創新的機會;另一方面,也是南方都市報系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走不同于傳統媒體道路的一項重要舉措。
“這本雜志類似于科技版的哈佛《商業評論》。”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稱,內里以云計算為代表的尖端科技內容,正是寬帶資本關心的焦點。奇虎董事長、天使投資人周鴻祎則表示,該雜志很適合IT和投資界的高層人士。
網站、TR35評選、新興技術峰會同步落戶中國
“《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雜志整合傳播平臺除雜志載體之外,還有網站、技術峰會和人物評選等載體。”據該雜志執行主編洪浩介紹,“Mittrchinese.com”是中文版雜志和網站的綜合平臺,而非印刷版雜志內容的單一電子化呈現,并以世界最強大的科技網站Technologyreview.com為其后盾。
據了解,該網站還會每日更新更多的科技商業化資訊,另設有“社區”、“博客”等與中國本土市場相結合的與讀者互動的欄目。同時,《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每周都會精心制作一部展現科技新品新貌的視頻短片。
此外,已在美國成熟運營多年的MIT’s T ech nologyReview“EmTech世界新興技術峰會”也將同步落戶中國。洪浩表示,每年一度的“EmTech世界新興技術峰會”,為世界各國頂級的科技、工程技術、投資、管理精英搭建交流與溝通的寶貴平臺———共同討論新興技術及其對商業與社會的影響,引領全球未來的科技與新興商業發展。
“峰會的所有贊助商都將擁有一塊專屬的新興科技展示區,與會人員可在此區域中切身接觸到最新的研發成果,觀摩和體驗新技術浪潮,聆聽首席科學家和CEO們的主題演講等。”這些內容也將隨著《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正式落地,成為國內規格最高的科技類峰會。
另一備受矚目的M IT’s Technol-ogy Review王牌內容———全球性科技領軍人物評選“TR35”也將隨《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進入中國。據了解,TR35為全球范圍內35位年齡35歲以下的杰出創新人才評選,以尋找未來十年的世界級科技領軍人物,帶動科技的快速發展。
據周爾方透露,《麻省理工科技創業》中文版將按照TR35的模式在全中國范圍內評選出35位年齡在35歲以下的最杰出創新人才,獲選者自動列為TR35全球候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