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馬海鄰) 網絡上開的零售店,該不該征稅?這個至少有1億多人關注的問題,近日由于全國兩會上的一份提案,再次引起熱議。民建中央在報送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提案中建議對網絡創業平臺和網絡創業者給予稅收優惠,經媒體報道后,有部分網友解讀為網店征稅在即的信號。
“網店收稅的話,你還打算堅持嗎? ”一名小店主在論壇上發帖吐苦水,網店經營成本相對較低,售價也低,利潤并不高,收了稅后就沒錢可賺了。而另一個帖子憤憤然指出,媒體報道的一個成功賣家,自稱經營服裝利潤為100%,算來她的網店一年毛利可達500萬元,網店不交稅既是國家財政的損失,也對需繳納各項經營性稅收的實體商家構成了不公平競爭。 “站著說話不腰疼! ”跟帖的網友說,年收數百萬元的大賣家只是極少數,大量個體經營的網店規模偏小,十分辛苦,“而且成本高了還不是得漲價,轉嫁到我們消費者頭上! ”
據最新發布的數據,中國網絡購物的人數超過了1.2億,僅淘寶網上就有數以千萬計的網店,粗略計算買家與賣家的總人數可達1.5億。2010年淘寶網交易額有望達到4000億元,商務部年初發布的 《關于加快流通領域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力爭網絡購物交易額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網絡零售業及相關產業既吸納了大量就業,又逐漸主流化,因此,是否向個體網店征收營業稅,處于兩難境地,近兩年來爭議不斷。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營業應該收稅,根本上并無異議,爭議在網店收稅的時機、對象和可操作性。目前不少意見傾向于暫緩,而以扶持電子商務新興產業、發揮網絡的就業蓄水池功能為佳。
據了解,民建中央所提的 《民建中央關于進一步完善我國創業政策體系的提案》,主旨為希望通過加大網絡就業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來大力促進創業和就業。當前網絡創業對于個人創業者來說具有門檻低、經管方式靈活、交易有安全保障、市場前景廣闊等優勢,還能有效拉動直接就業以及相關產業的就業。《提案》表示,加大網絡就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就是要通過將網絡創業帶來的就業納入就業統計體系內,積極探索和創新網店營業執照制度,對網絡創業平臺和網絡創業者給予稅收優惠和適度寬松的管理政策,并為創業者提供咨詢、培訓方面的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審計署原副審計長劉鶴章也在全國兩會上發言,建議行政力量不要過早介入,讓新事物依靠市場的力量自我淘汰發展,“如果上網開店創業剛開始就收稅,很可能就發展不起來,死了,誰都沒有好處。 ”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的目標,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等方式成為國家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政策途徑。劉鶴章在農村考察時發現,有村辦企業依靠農村新型的合作組織,生產獨具特色的農產品,借著網絡的大力推廣,迅速贏得了國內外市場,年銷售額竟然高達幾億元。農民不用離鄉、不用進城,就能提升收入,還可以照顧老人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