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年以前,在我的家里,我和其他 17位同事,帶著東拼西湊來的 50 萬元人民幣,描繪了一個圖,討論中國互聯網會怎么發展,中國電子商務會怎么發展。與工業文明時代面向生產者的“大規模標準化低成本”相對應,新商業文明下的商業模式是面向消費者的以柔性化制造、個性化營銷、社會化物流為支柱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10 年以前,在我的家里,我和其他 17位同事,帶著東拼西湊來的 50 萬元人民幣,描繪了一個圖,討論中國互聯網會怎么發展,中國電子商務會怎么發展。我們說了兩個小時,從此就走上了這條路。
10 年下來,我們很幸運地活下來了。其間,有無數的坎坷,無數次的情況足以讓阿里巴巴一蹶不振,甚至消失在互聯網世界。我們自己也在問是什么讓我們活了下來,并且越來越強大。我相信我們的人并不是能力最強的,我見過很多很多人比我們強,阿里巴巴今天的年輕人比我們十年前能力更強;我們也不是最勤奮的,有很多比我們更勤奮的人;我們肯定不是最聰明的,因為比我們聰明的人有的是。
不管任何原因,我們今天活了下來。但是,我們還有很多個 10年要走。前10年,阿里巴巴只有兩大產品,第一個產品就是我們的員工,第二個產品就是我們的客戶。阿里巴巴其實是一個靠使命感、價值觀驅動的公司。阿里巴巴每個季度都考核價值觀,每個季度、每一天、每一個人都是在靠自己的使命感堅持。有人說,阿里巴巴創辦的是理想主義公司。 我至今仍覺得,阿里巴巴是充滿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公司,沒有理想不可能走到現在。未來 10 年我們還會是家理想主義公司,當然也一定會腳踏實地。因為如果不是充滿現實主義的去做好點點滴滴的事情,我相信我們也不會活到現在。我們永遠會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讓華爾街所有的投資者罵我們吧,我們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
我們堅持專注。我們專注電子商務,前 10年我們專注電子商務,后 10 年還是專注電子商務。我們前10年專注中小企業,未來10年我們還是專注中小企業。中小企業需要我們,中國電子商務和全球電子商務需要我們,只有專注中小企業,專注電子商務,我們才能長久。
下一個十年要做新商業文明
阿里巴巴走過這 10年,見證了互聯網的發展,全球化的深入,金融危機的發生,世界的劇變。我認為,在這個時期,世界正在呼喚一個新的商業文明。
舊的商業文明時代是企業以自己為中心,以利潤為中心,創造價值最大化,獲取更多利潤。這種商業文明不是以社會為中心。
而 21 世紀的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企業呢?在新的商業文明下、在新的環境下,如何對待社會、環境、人文、客戶的關系?這些都需要重新思考。
在之前的一兩年,糾結阿里巴巴管理層的問題是,未來10 年我們怎么走,我們需要變成一個什么樣的公司。 我認為,不是我們想變成一個什么樣的公司,而是世界需要什么樣的公司。
在 21 世紀,我們需要有 21 世紀理念的公司,我們需要更懂得開放,更懂得分享,更懂得全球化的公司。我相信互聯網之所以發展那么快,是因為互聯網懂得開放、懂得分享、懂得承擔責任,有全世界的眼光。
今天的任何一家企業,假如想在21 世紀活好,就必須學會開放、分享、責任、全球化。阿里巴巴就是希望成為這樣的一家公司。今天的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像阿里巴巴一樣會掙錢的公司。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開放、更加分享、更加責任,把社會需要作為中心的一家社會型企業,是來自于社會,服務于社會,對未來社會承擔責任的企業。世界需要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文化,一種信念,一種夢想。
在未來 10 年,阿里人也會堅守我們的信念,堅守我們的文化,堅守我們的夢想。只有夢想、理念、使命、價值體系才能讓我們走得遠。在未來 10 年,阿里巴巴要做好新商業文明。我們希望,經過阿里人的努力,能夠讓互聯網、讓更多人通過電子商務,專注小企業,讓全世界所有的企業在平等、高效的平臺上運作。
我們期望10 年以后,在中國這個土地上,再也看不見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的區別,看不到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的分別,看不到大企業和小企業的區別,我們只希望看到的是誠信經營的企業。我們希望看到商人再也不是唯利是圖的象征,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企業再也不是以追求利潤為目的,而是追求社會的效益和公平。我們希望看到自己作為企業家,作為商人,在這個社會里面,承擔著和政治家、藝術家、建筑家一樣的責任,成為促進社會發展主要的動力之一。這是我們阿里人要創造的一種文明。
創造新商業文明我們能做什么
2009 年的金融危機,我們挺過來了。截至2009年,已經有超過80 萬人在淘寶網上實現了直接就業,間接有超過230 萬人通過淘寶網電子商務生態圈獲得了就業機會。
今天,即使是在國際金融危機下,網貨市場仍然持續增長。網貨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化的商品,種類、數量都得以大幅拓展,基本包括了人們生產生活、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商品需求。
不僅如此,“網貨”的大量出現,還深刻地改變了傳統商品的生產、設計、銷售和流通,并引領商業變得更快、更短。網貨在帶動中國制造、促進內貿等方面的社會經濟效益也凸顯出來。網貨也從初期的豐富、海量,轉變為目前以消費者為中心進行按需定制。同時網貨的勃興,使得此前只服務于國外市場的“中國制造”開始大量進入內貿市場,而這又反過來促進了網貨的發展。 “ 可以說,網商無處不在,網貨無所不包。”
在 IDC 發布的《電子商務服務業及阿里巴巴商業生態的社會經濟影響》 白皮書中,預計到2012 年底,中國網商數量將達到1 億。我們可以說,中國電子商務開始進入新的時代,網商的全球化――更加充分地融入全球供應鏈和資本市場;電子商務日益凸顯的“生態化”――網商生態正在從開拓期轉入擴展期。
在我看來,未來的商業群體的主流,將是通過網絡形成的網商。這個群體雖然 10 年前剛剛起步,但時至今日,他們已逐步實現了與主流社會經濟系統的融合。中國網商數量已經超過了6300 萬人,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最具未來指向,同時規模也最大的一個商幫。
盡管面對影響深遠的經濟危機,網商們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有一部分企業因為缺乏實力、應對不及時等原因關閉。但是,電子商務能夠在幫助網商和企業過冬方面發揮一定作用。 也正是由于電子商務的努力,使得線上中小企業在全球經濟危機下的存活率要高出傳統線下企業5倍。
2009年,阿里巴巴集團啟動了幫助中小企業“過冬”生存發展的特別行動計劃。一是向淘寶總投資 50 億,創造 100 萬就業機會,邁上10000 億網購消費的臺階。與此同時,籌備了150 億元人民幣,扶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另外,阿里巴巴投入3千萬美元啟動空前規模的全球推廣,在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20 余個國家大量增加廣告推廣,吸引更多的全球買家關注中國企業,切實為中國的中小企業帶來更多的海外商機。
打造新商業文明這是一場革命
我覺得我們企業要重新認定和社會的關系、和員工的關系、和股東的關系、和環境的關系。就是企業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須重新思考新的幾大關系。假如我們不重新思考這些問題,還停留在上一個世紀危機之前,麻煩就大了。
我們需要的是創造明天。明天的社會、明天的中國、明天的世界、明天的商業世界,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環境,我們該做些什么?我認為對未來最好的不是去想象,而是去創造。假如你已經設計好未來,就要為此做出努力。
阿里巴巴集團將會同所有網商一起推進網規的建設,打造新商業文明,這是一場革命。要把誠信用起來,讓誠信的商人獲得比沒有誠信的商人更大的利益。
企業不僅僅要在市場中尋找機會,還要去解決社會的問題,就業的問題,秩序的問題。我想呼吁所有的網商一起打造新商業文明,處理好我們跟客戶的關系,跟員工的關系,跟政府的關系,跟環境的關系。我們呼吁綠色的網貨,呼吁誠信的網貨。
中國民營企業的未來一定是80后和90后網商的,他們是改革開放以來是最具創造能力的新一代。他們更有知識,更懂得誠信,更懂得開放,因為在網絡上做生意不講究誠信、不懂得開放、不懂得承擔責任,一定走不遠。
抓住新商業文明的契機
現在,正是誕生新的商業文明的良機。結構改革正在興起,基本貨幣從單一的美元向人民幣、歐元、日元等多元化發展。而在這一輪金融風暴之后,以誠信、透明化、責任和全球化為前提的新的商業文明將會誕生。
現在社會各界一直在通過各種努力解決中小企業信用信息不足的問題。譬如,銀行業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網絡聯保”貸款、支付寶“賣家信貸”等。在B2B 平臺上,截止到 2009年6月底,中國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合作的貸款項目已經發放貸款26億元,放貸客戶數 1390家。
在我看來,眼下市場危機的根源在于舊的商業文明體系出了問題。因此,利用互聯網的特性倡導新商業文明,依然是阿里巴巴未來 10 年的主旋律。
我們要抓住創造新商業文明的契機,未來10 年,我們將會創造一千萬家小企業的電子商務平臺;我們要為全世界創造一億個就業機會;最后,我們還要為全世界10億人提供一個消費的平臺。
我們希望通過一千萬企業的平臺,通過我們所有企業的平臺,讓所有的小企業可以通過技術、通過互聯網、通過電子商務,跟任何大型企業進行競爭。我們希望我們的消費者,能夠享受真正物廉價美的產品,我們更希望在我們的服務面前,讓任何一個老太太,不要因為少交了60 元電費去銀行門口排隊,希望利用我們的服務,讓他們跟工商銀行的董事長享受一樣的權利。
(本稿為馬云應本報特約撰寫)
延伸閱讀:
【解讀新商業文明】
新商業文明就是“信息時代的商業文明”,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影響而興起的新的商業文明。
專家把新商業文明細分為基礎設施、 商業模式、企業競合、企業組織、社會生活、商業文化、制度變遷和治理框架等八個層次。未來,每個層次都會有巨大變化。
與工業文明時代面向生產者的“大規模標準化低成本”相對應,新商業文明下的商業模式是面向消費者的以柔性化制造、個性化營銷、社會化物流為支柱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
個性化營銷在淘寶上有著豐富的體現。這兩年,在網商調研中最突出的結論就是網商的個性化創新,從產品、服務的個性化創新,到商業模式的個性化創新。如果說前些年把生意搬到網上就是創新的話,那么,這兩年網商最大的變化就是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個性化商業模式再創新。
【他們眼中的新商業文明】
在互聯網時代,信任是中小企業解決資金和發展問題的根本前提。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但怎么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如何讓中小企業做大,如何大規模地實現陌生人之間的融資?最關鍵的是建立信任。在你的網絡店鋪上貼上對你的評價,光這一招就對建立信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淘寶平臺的買家評價系統、支付寶第三方擔保交易和誠信體系正是建設在“信任”的基礎上。阿里巴巴B2B 平臺的“網絡聯保”、支付寶平臺上的“賣家信貸”等產品,正是將社會提倡的“誠信”概念化作實踐,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獲得銀行貸款。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其仁
人類的文明不缺少手段,缺少的是信念。
――“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
新商業文明的大背景就是金融危機。從商業倫理和商業模式看,這是一場文明的危機。生產和消費的失衡、儲蓄和投資的失衡、出口和進口的失衡、監管和創新的失衡……若干的失衡導致了這場危機。金錢面前、利益面前,責任喪失,文明被嚴重地扭曲。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
大家呼喚新的文明,重新建立發展的秩序,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就是我們信仰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能建立新的商業文明。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志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