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熱的天,誰還出去吃飯呀,叫份外賣就行了。”持續的高溫天氣讓不少市民變“懶”了,許多人都選擇“宅”在家或辦公室,專找跑腿幫忙,外賣、快遞、網購忙的與當下高溫天氣一樣火爆。
宅經濟興起
如今,“宅”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已經在我們身邊流行開來,并隨之衍生出了一個新的經濟名詞“宅經濟”。買菜足不出戶、工作足不出戶、購物足不出戶、送禮足不出戶……這其實就是將原來的戶外消費、商務活動轉移到“宅內”進行。
據介紹,“宅男宅女”的說法源自日本,原指熱衷于動畫、漫畫及電腦游戲的人群。作為舶來品,“宅”的含義在中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宅”即是“家”,“宅”一族通常指那些喜歡待在家里,不愿外出社交或工作,依賴電腦和網絡生活的人。
俗話說: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由“宅男宅女”引發的“宅經濟”也一發不可收。天氣熱,你不是“宅”在家里懶得動嗎?那么商家現在會紛紛主動找上門去,為你量身定做一套“宅男宅女”生活服務方案。包括電子商務、在線娛樂、游戲為代表的網上經濟以及產業鏈上其他行業的商業交易,讓你不必出門,輕點鼠標,就可以購物、游戲、看電影、訂車票機票、訂餐等,還可以開網店和開展其他電子商務運作。
在家賺錢花樣多
隨著通訊方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人踏入了“宅男宅女”的行列,也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家賺錢。
寧瑩是一家醫院的護士,同時也在淘寶網經營一家店鋪。她起初經營網店只是興趣,但隨著信用等級越來越高,生意也越來越好,有時候網店的收入比工資還要高。
“放暑假了,沒有什么事情,外面天氣又熱,我呆在家里靠網游賺些外快,一個月少說也有3000多塊,多的時候有5000多塊,比上班賺錢!”某高校教師羅偉高興地說。
除經營網店外,還出現了網游代練手、論文代寫手,他們大部分是兼職,在驕陽似火的夏季,他們都選擇“宅”在家里全心全意地經營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外賣銷售賣得歡
高溫天氣,上班族、“宅男宅女”們懶得出門吃飯,于是,外賣送餐成了首選。
紫荊山路上一家快餐店工作人員介紹,近幾日店里的空座率高了,選擇電話叫外賣的顧客多了起來。“以前一天的外賣單子只有六七單,最近天氣熱,一天能夠到20單左右,最多時有25單,訂單是平時的3倍。”快餐店工作人員說,電話訂餐的多為附近的上班族。
緯一路的一家快餐店老板表示,“由于電話訂餐數量增加三倍,送餐人員由原來的2名增加到4名。現在訂餐時間會延長1個小時”。
不僅是中午外賣生意好,晚上叫外賣的也挺多。“晚上大多數是送到家里,可能人們白天忙了一天,晚上也懶得做飯,直接叫外賣。”麥當勞快餐店值班經理陳女士說。
網絡購物更火爆
炎熱的天氣,火熱的太陽,讓喜歡逛街的消費者減少了外出購物的次數和頻率,這給實體店的銷售帶來沖擊,卻助推了網上經濟的升溫。
“上周,抹上防曬霜,撐著遮陽傘,我全副武裝去逛街,回家后發現皮膚被曬得紅腫、瘙癢,甚至還有局部脫皮。” 小林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逛街購物,但自從那場“意外”后,她就“宅”在家了。盡管如此,小林對于購物的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因為她有了新的樂趣--在網上淘寶。“以前不習慣網購,總喜歡和朋友出去逛街,一逛一整天,回到家里又累又熱,現在我和朋友都選擇在家網購,省事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