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之爭引發中國職業經理人信任危機
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明日國美股東大會將上演終極對決,而昨晚,黃陳兩大陣營的支持者再次上演了一場舌戰。雙方在央視《商道特別制作·對手》欄目中爭論的層面已不僅僅是誰輸誰贏的結果,而是這一結果給職業經理人隊伍的影響,以及讓中國企業體會到了公司治理未來的“合理”架構。
作為支持黃光裕的一方,財經名嘴水皮認為,在國美的發展上,黃光裕與陳曉的思維是不一樣的,他們之間是大股東與職業經理人的差異,是公司長期的發展戰略和短期功績的差異。在他看來,黃光裕根據上市公司的相關規定,要求召開股東大會罷免包括職業經理人陳曉在內的兩個董事席位,結果卻引燃了國美的戰火。
而資深媒體人石述思認為,黃光裕當初制定的上市公司要求,賦予了董事會較大權力,而陳曉也是黃光裕當初被捕后扶上董事局主席職位的。在法制相對完善的成熟市場經濟中,無論是職業經理人團隊,還是大股東,只要符合公司利益,其他人都無權干涉。陳曉走的任何一步,從法制的角度都可以尋求答案。
透過黃陳大戰,國美爭奪戰留給中國民營企業的,不僅僅是在發展中如何正確對待職業經理人團隊與創始人之間的關系問題,而且還有公司治理架構以及股東與董事局的制衡問題。一位民營企業老板直言,國美事件給他的啟示是,他的公司絕對不會聘請職業經理人,而是通過成立顧問團解決公司發展中的問題。南開大學商學院一位教授則認為,國美控制權爭奪戰是中國企業公司治理的典型案例,它反射出中國企業創始人過渡到規范的職業經理人艱苦的路線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