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義搜索產品的先驅
早在2007年,施樂公司(Xerox corp)就推出了一款名為hakoa的搜索引擎,這款搜索引擎被定義為智能化的語義搜索引擎(“smart” search engine),當時是互聯(lián)網上僅有的基于詞意(meaning-based)的語義搜索引擎,它的唯一目的在于提高搜索的相關性和交互性,以幫助用戶提高搜索效率。
我們還可以使用另外一個名叫 Noesis的語義搜索引擎,這個搜索引擎目前已經發(fā)展到了4.0版本。這是由University of Evansville、Indiana University等美國著名大學的一些科學家們擔任編輯的語義搜索引擎產品,主要是為科學家們進行科學研究服務的。
Noesis 最初是為大氣科學家們開發(fā)的一個專用搜索引擎,其框架也可以復制到別的科學領域,它是一種更好地搜索“hidden web(暗網)”的搜索工具。Noesis 使用語義模型實現語義搜索,保證科學家和研究者們在搜索的時候只返回與某個領域課題相關的信息。
另外,根據網站上的介紹,Noesis 還使用了 ontology web language (OWL) 以及 ontology Interface Service (OIS) 等技術,在相關的科學領域對該領域的詞匯進行標注,幫助搜索引擎理解該領域的語義。
2008年6月,微軟決定收購語義搜索引擎提供商Powerset,收購金額約為1億美元。位于舊金山的Powerset公司之前向公眾提供語義搜索服務。
雖然語義搜索引擎技術的前途看上去很是美好,但是語義搜索技術本身也還存在著不少問題。首先,語義搜索引擎的處理性能及執(zhí)行都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大部分語義搜索網站只針對某一特定領域,Powerset當前就僅僅搜索Wikipedia上的文章。同時一般語義搜索網站都只掃描到外部網站的二級頁面。其次,在圖片和視頻搜索上,語義搜索技術暫時還無計可施。另外的問題在于,語義搜索引擎恐怕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讓用戶對其搜索引擎的品牌有一定的認知,才有可能從Google手中搶走一定的市場份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