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在商言商,利潤的取得與分配,構成了影響數字閱讀與電子出版市場未來的決定性因素。出版商、作者、零售商、讀者四方能否在博弈中實現動態的均衡,讓讀者能夠用合理的成本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讓出版商、作者、零售商實現良性的利潤分享,從而有動力持續提供服務、終端與內容,是電子出版業者面臨的重大考驗。 從美國的經驗看,主推Kindle閱讀器的亞馬遜公司走的是零售商定價路線,通過側重向作者提供高額版稅,來發展與內容創造者的直接合作,進而在某種意義上壓縮傳統出版商的利潤空間乃至生存空間。顯然,這種模式不僅挑戰傳統書店,而且會徹底顛覆圖書出版行業。而蘋果的iPad以及谷歌公司的Google Edi ti on則走的是更加溫和與傳統的代理模式,讓出版商掌握更多的定價權。就其具體實踐看,代理模式更加受到出版巨頭的歡迎。 在中國大陸市場,圖書出版公司對電子出版興趣很高,但圖書版權的問題仍然困擾著未來的持續發展。 大型連鎖圖書公司的出局,一定程度上預示著電子出版未來的光明前景,但顯然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最終的果實將由那些能夠持續創新滿足用戶需求的企業所分享,其間蘊含的風險與利潤,以及帶來的啟示,值得人們認真觀察與深入的思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