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虧損的當當網在上市前夕實現盈利,卻在上周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報中披露再次虧損。盡管當季當當網總營收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但由于物流投入1.3億以及低價策略全品類執行,整體仍虧損7110萬元。在B2C行業獲得大量融資、赴美上市窗口又即將關閉之時,大量電商企業展開的慘烈廝殺拉低了整個行業的收入水平。
虧損之中仍有亮點。財報顯示,目前,當當網每天來自移動客戶端的下單量已經超過7000單。在傳統線上渠道利潤不斷降低的時候,移動電子商務似乎成為新的希望。
傳統線上渠道面臨停滯
從鞋類電商企業的境況中,可以對中國電商整體環境有“見微知著”的觀察。
時隔兩個月,易觀國際于11月初再次發布鞋類B2C網站月度獨立訪問用戶量排名。雖然樂淘、好樂買、優購網仍保持前三位置不變,但其各自的月度訪問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
數據顯示,樂淘月度UV為958萬,位列第一,好樂買778萬位列第二,優購網113萬位列第三,西街網89萬位列第四。除西街取代名鞋庫上升至第四外,前三排名未發生變化。
易觀國際判斷,2011年團購的快速遇冷將整個網上零售市場帶入低谷。除資本開始收縮之外,電商企業的廣告投放量也開始下滑。
與往年按部就班發展的局面不同,2010年,火爆的團購行業全面拉高了電子商務行業的運營成本。資金大量進入市場的同時,也讓企業運營的成本快速攀升。在B2C市場尤其是某一些細分市場,新廠商不斷加入,讓市場格局更加不確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服裝電商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搜索引擎競價排名費用至少漲了30%;門戶網站、垂直類網站通常按照季度或兩個月來調價,季度漲幅在50%左右。2009年4月,在360導航網站首頁中下游的位置上,每個企業或網站名稱一個月的展示價格才幾萬元,而現在基本上在60萬-120萬元不等。
在不堪高額推廣費用導致投放縮水后,B2C為保持流量勢必會以拓展品牌、減低價格等傳統促銷手段吸引人氣。以樂淘為例,其在以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切入市場后,又陸續引進熱風、哥倫比亞、樂斯菲斯等耳熟能詳的品牌吸引更多消費者進入網站。樂淘還曾有過滿300返600,滿200送100等這樣的促銷力度。
“網上鞋城其實很難靠名牌鞋實現盈利,只有靠提人氣,爭流量,做旺場子,才能帶得動其他品牌鞋子的銷售,才能增強網站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表示。因此,流量仍是各家必爭的要塞。
在垂直B2C領域陷入僵局時,飛速發展的移動電子商務市場給廠商帶來了新的希望。盡管手機端業務還遠遠不能代替傳統線上渠道,但它也將成為2011年一些公司的新增長動力。
移動電商獲投資青睞
由于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的興起,今年以來,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投注較多精力的部分電商亦開始獲得資金的青睞。
成立于2003年的大眾點評網一直深耕在城市服務尤其是餐飲領域,在iPhone開啟移動互聯網大潮后,該公司先后推出iOS、安卓、Symbian等平臺的客戶端應用。據內部人士透露,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大眾點評網每月瀏覽量超過5億,其中手機客戶端的月瀏覽量已經占到網站月瀏覽量的60%以上,手機獨立用戶數超過1300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