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體藥店:采購成本至少降一成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還公布了一份《中國單體藥店行業發展報告藍皮書》,根據該報告公布的數據,目前中國有27.7萬家單體藥店,其數量大致是連鎖藥店的兩倍,按照數量來說,占藥店整體數量的65.6%。
正因為如此,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在過去活躍于廣東、廣西的單體藥店聯盟“金百合”,活躍于浙江的單體藥店聯盟“中藥盟”這兩個業內最有影響力的單體藥店聯盟的基礎上,組建了單體藥店分會,然后主導成立了安徽、湖南、江西、山西和廣東5個省級單體藥店聯盟,使入會單體藥店數量達到6.61萬家,占全國單體藥店數量的1/4,成為國內最大的單體藥店聯盟。
“單體藥店更為分散,將這些單體藥店組織起來,除了可以向商務部提出行業內的合理化建議外,更主要的是提高單體藥店面對上游廠商的議價能力。”單體藥店分會副會長翁斯春介紹。
翁斯春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根據中國藥店聯盟的數據,全國連鎖藥店單店每月平均實現9萬元的銷售額,而單體藥店每月平均實現4萬元到5萬元的銷售額。這樣,約14萬家連鎖藥店和28萬家單體藥店與各自平均銷售額相乘的結果表明,在整體營業額上,全國14萬家連鎖藥店銷售總額和28萬家單體藥店銷售總額大致平分秋色。
據統計,目前全國單體藥店解決了上百萬人就業,而一些大型單體藥店實力強,營業額甚至超過許多連鎖藥店企業。比如蘇州的粵海大藥房年銷售額超過1.33億元,而上海群力草藥店年銷售額也超過億元。
“正因為單體藥店數量這么多,銷售額比重這么高,商務部對單體藥店也很重視,希望單體藥店通過聯盟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銷售商的競爭力。”翁斯春介紹,單體藥店參加聯盟,最重要的是可以通過聯合采購降低采購成本。
按照藥品流通的常規模式,藥品要經歷“廠家——總代理——區域分銷商——連鎖藥店——消費者”5個環節,而通過聯盟的聯合采購平臺,可以降低為“廠家——連鎖藥店——消費者”3個環節。“減少兩個環節,成本大致可以降低10%~15%,而終端價格也可以下降3%~6%。”翁斯春分析。
翁斯春認為,單體藥店加入聯盟可以改變以前單打獨斗的局面,通過聯合采購,提高對藥廠的議價能力,同時,通過集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規范管理。“單體藥店沒有人力和精力像大型連鎖藥店一樣去搞策劃宣傳,因此通過聯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很有意義。”
“未來五六年,單體藥店在全國藥店群體中所占的比例和銷售份額都不會出現太大變化,主管部門也不會強制藥店走連鎖道路,”徐郁平表示,“但是,作為協會和藥店聯盟,我們還是愿意盡力推動他們按照自愿的原則走向連鎖模式。【創業網 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