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YouTube 獨立內容頻道的視頻制作商們對 Google 表現出了極度的不滿,因為盡管視頻觀賞量正逐年呈上升趨勢,但他們獲得的回報仍不理想。雖然創作者們起初就被警告不要被虛假繁榮迷惑,但顯然,YouTube 的商業化進程到目前為止并不突出。
在 YouTube 上,即便是那些已經吸引到足夠關注的制作機構和媒體公司,他們當下所面臨的主要困惑依然是入不敷出。另外,盡管奇跡可能并不會出現在視頻制作方身上,但他們仍保留有選擇以驅使利益最大化。
以下4個建議可能會有利于創作方的盈利:
1.植入廣告模式
就像電視節目一樣,許多品牌都愿意掏錢為他們的產品制作有特色的在線視頻廣告。盡管如此,很多視頻制作者都會忽視很基本卻又很重要的一點:讓內容更加自然大方。因為稍顯做作,你制作的內容才顯得非常無趣,以致觀眾會掉頭轉向;而這些內容也就無法幫助廣告商成功推廣他們的產品。
當你尋找到品牌合作,然后將廣告無縫嵌入到自己制作的內容中,才可能真正影響到受眾群體。例如,如果你計劃制作一部有關“郊區足球媽媽”的短片,那么與之吻合的植入廣告最好是消費型包裝產品或玩具。如果你選擇了這種盈利模式,那么你需要盡可能早地接觸廣告商進行磋商,以便編出符合的段子將這些廣告無縫植入到內容中。
2.贊助商模式
不像植入廣告,贊助商式的廣告盈利方法并不需要內容制作方的前期編導。這就意味著,一只動態或靜態廣告可以與前置貼片廣告共享視頻內容,但這只廣告所傳達出的信息并不一定要與視頻內容相關。
3.貼片廣告
通常情況下,這段播放時長為15到30秒的廣告是制作方最有效的營收方式。相較業界認為廣告能夠激起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欲望,消費者自己其實認為這更多是一種交換:觀看一段廣告以換取免費內容的觀賞。對于專業的制作公司來講,連續不斷地出產優質內容、同時招納銷售團隊以賣出廣告更是關鍵;與此同時,貼片廣告傳遞的信息與內容是否有關也至關重要。
4.付費服務
只有少數網站現在會面向用戶完全收取觀看視頻的費用,因此付費模式的效率到底多高仍無法肯定。不過,消費者對 Netflix、Amazon Prime 和 Aereo 等付費視頻服務的接受度正越來越高;而 YouTube 也于今年早些時候表示,它將會開始嘗試向用戶收取一些費用以幫助那些很受歡迎的頻道更快盈利。如果這些早期試驗起效了,那么后期我們有望會看到更多制作商加入到收費陣營中來。
當然,機智的內容制作方想必會挨個嘗遍這些模式,并在保證用戶活躍地同時找出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可靠的分銷策略也非常重要;畢竟,如果沒人觀看你的內容,插入再多貼片廣告和視頻內植入廣告又有什么用。視頻制作者們需要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并著力吸引到那些更有能力消費視頻內容的觀眾。
總之,視頻行業仍有很大的潛力供你挖掘,但你需要改如何變現。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