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在業界流傳甚廣——“電商以類聚,新鮮以群分”。說的是生鮮電商,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生鮮電商的特殊性。在電商領域,生鮮電商已然是獨成一派,較之其他電商同行,生鮮電商首先考慮的重中之重便是一個“鮮”字,這不僅對整個產業鏈的整合能力要求極高,尤其是針對生鮮電商的冷鏈配送,那更是最考驗商家內力的一個指標,在物流界,有關生鮮的冷鏈配送,有物流配送的“珠穆朗瑪地帶”之稱,其難度可見一斑。也因此,生鮮電商,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充滿機會和潛力的好生意,好市場,但大多數人面對如此大難度的配送還是一籌莫展。
近年來國內市場份額上升勢頭很快的永輝超市,素有“鋪店大王”之稱,也是我國首批將生鮮農產品引進現代超市的流通企業之一,今年3月剛剛建立了全國電子商務總部,4月初上線了永輝生鮮電子商務平臺“半邊天”。并在江浙滬等地區展開配送,提供貨到付款。但網站上線月余便悄然下線,據業內人士分析,這跟零售企業不容易攀過這素有“珠穆朗瑪地帶”之稱的冷鏈配送有很大關系,生鮮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產業鏈較長,時間跨度大,也因此產品的新鮮度難于保證;其次,生鮮產品受環境、溫度因素影響較大,如果用一般的車來配送,損耗率將會很大,而冷鏈物流的配送,成本以及人員素質都要求很高。
看起來,冷鏈配送對生鮮電商來說似乎是一個難于邁過去的檻,但是,隨著最近亞馬遜中國推出海鮮頻道“鮮碼頭”,京東、中糧我買網等也將上線生鮮頻道,在此之前,淘寶生鮮頻道以及順豐優選也已經上線多時,而1號店旗下的1號果園也在年初宣布進入生鮮領域,看起來,諸多電商也都參與到了這場角逐中來了,因而近日業界對于生鮮電商的討論又多了起來。
諸多生鮮電商中,亞馬遜中國的可以算是有備而來,亞馬遜在生鮮配送方面可謂是頗有心得。早在2007年8月,亞馬遜美國便啟動了專注于生鮮配送的公司AmazonFresh,為客戶提供同日到達的新鮮雜貨配送服務。最早,該服務只局限于西雅圖地區,現在已經擴展到了洛杉磯部分地區了。亞馬遜美國的做法也并無新奇之處,無非是在西雅圖地區建立了含有冷藏設備的倉庫,以及雇傭大量的卡車來實現生鮮電商“同日送達”或“次日送達”的服務。
物流大鱷順豐在生鮮配送方面似乎也是漸漸摸到了門道,據報道,在順豐優選的倉庫里,為保證冷凍冷藏類商品一直處于保鮮的低溫狀態,打包臺從上線之初方便出庫的出貨區移到了現今緊鄰凍庫、溫度被控制在18度以下的一片區域,員工們則需盡可能短地完成揀貨和包裝環節,每一個環節和步驟都要求極嚴,甚至員工何時用左手,何時用右手,都有嚴格的規定。在貨架之間的通道上,揀貨員被要求使用有手推車、左手拿貨的方法來減少動作上的不協調,兩邊貨架則標有不同的數字加于區別。
生鮮電商之所以有別于其他,正在于一個“鮮”字上,因此如何將貨品以最新鮮的狀態送到客戶手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除了基本的硬件配備上,員工的專業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生鮮產品對質檢員的要求也是很高的,需要質檢員對產品非常熟悉。比如水果類產品,質檢員必須有能力精確把握產品的成熟程度,準確估算到貨時間,并由此估計出Cye產品到達時刻的狀態,因為某些生鮮產品,的確存在這種情況,出庫時是完好的狀態,而到達消費者手中時,因為環境、溫度等的變化而變壞了。
對于生鮮電商來說,冷鏈配送環節問題將會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未來生鮮電商的競爭中,除了嚴格把關產品供應商保證進貨的質量,建立專業的冷庫做好產品的儲藏和保險工作外,最重要的,莫過于從倉庫到消費者手中,這一段至關重要的冷鏈配送過程。因此,在未來的生鮮競爭中,得冷鏈配送者,必得生鮮天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