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坎坷
目前,各路資本雖然極為關注醫療領域,但是最適于投資的高端品牌很難找,而從頭開始創造一個高端品牌更是困難重重。
今年年初,天士力集團完全退出了中韓合資的上海我立德醫院,至此,天士力投巨資連續5年打造一家高端醫院的努力以失敗告終。
2008年,天士力集團和韓國我立德集團合作,各自出資近一億元人民幣組建上海我立德醫院。韓國我立德集團是韓國脊柱治療市場上的一家核心企業,在韓國全國擁有5家連鎖醫院和一家醫學研究所,每年完成2萬例手術,在韓國市場占有率超過10%,規模同行業排名第一。
彼時,雙方信心滿滿,意圖利用韓方的技術、天士力所掌握的資源打造一所脊柱治療領域的高端醫院。但是4年下來,天士力方知從籍籍無名到打造一家高端醫院的艱辛。據接近該項目的人士稱,雙方在如何對待醫保、宣傳推廣、資金支持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分歧,最終不得不各自撤出。
“投資方沒有足夠的耐心等待是一個主要原因,韓國技術雖然不錯,但是中國市場環境復雜,難免水土不服,策略錯誤就會滿盤皆輸。”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事實上,打造高端醫療品牌難,除了投資方要具有耐心,要做好忍受5年以上虧損的準備以外,醫生資源難以獲得也是一個關鍵因素。2009年新一輪醫改進行時就要推進的醫生多點執業政策,到現在仍然沒有質的進展,深圳衛生廳希望多點執業由醫院批準制改為衛生廳備案制的努力也胎死腹中。
“目前國內整體上的醫療高端品牌遠遠沒有形成,即便有也是鳳毛麟角,原因在于國有大醫院把資源都壟斷在手里,尤其是醫生資源。 ”劉國恩說。
而和睦家之所以做成高端醫院,不借助國內醫療資源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有知情人士稱,和睦家成立之初,不僅95%客戶來自國外,而且80%以上的醫生也來自國外。“即便現在,國外客戶比例降到70%,外國醫生的比例也在60%。”
“公立醫院把最好的地方都給占了,它們的服務還從低端延伸到高端,這是不對的。”劉國恩說。他認為,公立醫院的角色就應該是最基礎的醫療服務,并非高端醫療服務。“現在政府已經認識到要給醫改中公立醫院的角色以更清晰的定位。”
在劉國恩看來,剛發布不久的《意見》以及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都顯示出,在醫療服務上,政府應該做的就是兜底。“所謂兜底,就是政府投資的醫院集中于進行基礎醫療服務,而把高端的醫療服務市場拋給民營醫院去自由競爭。”
上市公司大舉進軍民營醫院
11月
康美藥業公告,將整體收購梅河口市婦幼保健院、市友誼醫院和市中醫院。今年6月19日,康美藥業拿到普寧康美醫院《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10月
獨一味則公告稱,擬收購邛崍福利醫院100%的股權,其目前已收購德陽美好明天醫院有限公司、資陽健順王體檢醫院有限公司、蓬溪縣健順王中醫(骨科)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成都平安醫院腫瘤診療中心15年85%經營收益權。
復星醫藥子公司上海醫誠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擬出資6.93億元受讓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有限公司共計60%的股權。此前,復星醫藥已先后收購了安徽濟民腫瘤醫院、岳陽廣濟醫院、宿遷鐘吾醫院和高端醫療服務連鎖機構和睦家醫院。
貴州百靈公告將收購貴陽市天源醫院100%股權,并以超募資金2500萬元對其增資。
9月
福瑞股份去年10月動工的綜合性醫院福瑞醫院完成封頂,預計在明年上半年完成裝修,將在明年第三季度投入運營,醫院定位為非營利性的二級甲等醫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