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職業起點幾乎相同。8年之后,卻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
開篇的話
他:盧先生,1980年出生她:王小姐,生于1981年
1999年,兩人一起進入貴州大學學習,2003年秋天,風和日麗,他和她同時從大學畢業,在兩人面前的都是陽光大道:兩條分別通往貴陽市兩家事業單位的道路。在某市級事業單位工作了近6年后,盧先生下海經商,如今資金寬裕的他雖不愿透露身家到底有多少,但車子和房子等早已不是問題,用他的話說,可以享受生活、見識世界。王小姐,自2003年畢業后,至今仍在當初進入的市級單位上班,11年后,終于買下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二手房,價值僅是他一間奶茶店的投資,看著成功的同學,她自然滿是羨慕。
職業之初
他:工作出類拔萃,仍不滿足
她:踏踏實實工作,滿足生活
他,進單位時,23歲,因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作就是先從計算機維護開始干,工作之初他就給自己定下目標,3年之內一定要干出個樣,成為一個部門的頭!朝著這個目標,他每天工作到晚上10點,每個月至少有3天是通宵達旦的連軸干,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勢——工作、工作、工作。
不到一年,與其他一起進入單位工作的學生相比,他第一個成為了部門里的班長。
一晃眼,3年過去了,他仍在兢兢業業的工作,其間多了3次競聘失敗的經歷,每一次失敗都與他的工作能力無關,而是和各種各樣的關系息息相關,這時他的年薪是6萬至10萬元。
事業上遭遇瓶頸的他十分郁悶:為啥玩命的干,財富與付出還是不能成正比?別人沒有自己做得出色,卻能平步青云,錢也不少拿一分!
她,進入的也是一家效益良好的市級單位,因工作努力、踏實,同樣也受到了領導的肯定,面對年薪4至5萬元的工作,她十分滿足,“比起那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一個月才1000多元錢的大學生來說,這樣的工資已經非常不錯了,只要節約一些,多存幾年錢,就可以交上一套房屋的首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