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許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都面臨著找工作的難題。有一些人想到了自主創業,這很好,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想告訴伙伴們,自主創業要務實,心態也要放好,這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昨日下午,張偉在新辦公室內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希望能為同樣想自主創業的同齡人帶來一些啟示。
第一桶金源自高中
談起自己的“原始積累”,張偉回憶說:“那時我還在家鄉上高一,主要學國畫,每個星期只有10元錢的生活費。”由于家庭貧困,張偉為了能繼續念書,就在學校的食堂里打掃衛生,業余時間在校外給一些孩子做家教。“高中三年,每年除了生活費外,還能攢下六千元錢。”
成立雄鷹創業聯盟
大一寒假時,為了省錢,張偉沒有回家過年,而是選擇留在煙臺,在南洪街的一家飯館內找到了一份服務員的工作,月薪500元。張偉要開學了,老板極力挽留她:“小張,我挺欣賞你的,以后你可以帶一些家庭貧困的大學生過來打工,每年寒暑假我這都要人。”
正是這樣一句話啟發了張偉。隨后,張偉就利用業余時間四處尋找適合的工作機會,最終有六家飯館同意了她的要求,一共招收120名服務員。到大一暑假時,張偉就在學校里張貼了“免費為貧困大學生安排兼職工作”的海報,沒想到吸引了240多人報名,最終90人表示可以接受這份工作。大二開學后,這90名學生主動找到張偉,每人交給了她30元錢,并稱:“張姐,你幫我們找到了工作,這是你應得的。”
拿到這兩千多元后,張偉又動起了腦筋,“可以借這個機會創辦一個學生社團,專門幫這些貧困學生找工作啊。”于是,創業聯盟成立了,設有活動部、策劃部、宣傳部等6個部門,會員也擴大到了500多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