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三:榮大為什么“一枝獨秀”
既然技術上沒有門檻,也沒有證據表明榮大有何背景,那為何出現榮大“一枝獨秀”的局面?對此,曹國亮也有些奇怪,“在市場經濟中,還有一個細分領域要客戶排隊才能享受服務,這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他遲疑了一下表示,這恐怕主要還是因為客戶的慣性比較大。
榮大前員工張工說:“因為保密性和重視度,使得一般企業不敢將申報材料放在街邊的小打印店制作。”
對于以上兩人的分析,一投行人士并不認同,同樣是企業發行上市,香港市場就容納了RRD、Toppan、Bowne等好幾家打印店,中國內地不應只有一家榮大快印。
事實上,時美印刷進入這個細分行業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也取得一定的進展。曹國亮透露,“這次IPO核查,時美也從榮大分了一杯羹,因為客戶對時間要求緊迫,有60多家企業來時美做了申報材料。”但此次參與IPO核查的企業數量在六七百家左右,從此次時美和榮大的正面交鋒來看,榮大在這個細分市場仍處于明顯的強勢地位。
“盡管這個行業利潤豐厚,但因為這個細分行業受政策影響比較大,比如暫停IPO等,風險和收益并不十分成正比,比如榮大在此次核查啟動之前,就因為IPO暫停,閑置了幾個月,人員工資照付,而因考慮到客戶便利性因素,選址一般要在證監會附近,房租成本也比較高。”曹國亮說。
有觀點認為,榮大之所以能撐下來,因為在高峰的時候能盈利,能把自己的水池蓄滿,在低谷的時候,即使平淡也仍能盈利。
印象
“只是街邊
小打印店”?
如果說榮大的生意對外界來說是“隱秘的江湖”,那么榮大老板周正榮則可以說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記者多次聯系周正榮,他僅表示,從未接受過媒體采訪,“榮大只是一家街邊小打印店,沒什么可說的,我們沒打算上市”。
榮大前員工張工(化名)透露,周正榮是一名退伍軍人,40多歲,為人謙遜、低調,“這么有錢的大老板辦公室很簡陋”。
根據北京市工商局網站的公開信息,記者了解到,周正榮在2000年8月29日成立了榮大偉業商貿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00萬元。公司創始之初,業務注冊范圍十分寬泛,涵蓋零售計算機軟硬件、百貨、通訊設備、裝飾材料、電腦圖文、設計企業形象策劃,打字、復印服務等業務。2002年,周正榮又成立了北京榮大偉業商貿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主營電腦圖文。
時美印刷主管財經印刷的副總經理曹國亮稱,周正榮平時和同行甚少交流。對于周正榮的低調,曹國亮分析,原因不外乎“擔心外界過多的關注會影響榮大的生意,悶聲發大財嘛!”
“周正榮很精明,他發現擬上市企業申報材料印刷這塊‘寶地’之后,不想讓其他同行知道業務門檻并不高,因此無論對媒體還是同行都異常低調。”張工說。
事實上,時美印刷雖然很早就進入擬上市企業申報材料印刷這個領域,但公司對這塊業務并沒有給予充分重視,直到2010年才大規模進入這個行業。
“從2006年至2010年,這塊市場基本上只有榮大一家在做,沒有人與周正榮競爭,恰恰在這個時間空當里,榮大完成了原始積累。”張工告訴記者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