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今天的蝸牛有房,很多人首先會想起的是那個背著房子的藍色蝸牛logo。

這些人大多數是曾經在蝸牛有房上達成交易的中小企業家或房抵貸款的個人客戶。作為從房屋抵押貸款項目浪潮中脫穎而出的企業,蝸牛有房的成功背后與其創始人獨特的個人氣質與商業行為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合理性都剝離不開,探討蝸牛有房的成功,就是在閱讀一部時代浪潮中標志性人物的創業史。
“蝸牛雖小,能負千斤”——這句話與蝸牛有房在業界的印象與口碑如出一轍,從2017下半年到2019年僅僅兩年的時間,這只小蝸牛就通過“放款快、額度高、利率低”的三項核心優勢從爬行到奔跑,背負起了無數瀕臨危機的中小企業的重生夢,挽著無數急用現金的個人的手度過了生命的難關。
如今的蝸牛有房通過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科技,高度、高速、高質的完成了市場供需雙方的匹配需求,儼然已成為了中國房屋抵押貸款的業內翹楚,而提起養育了這只蝸牛的蝸牛有房創始人陳圓圓,所有人也都認為她是一個接受過良好金融教育與創業培訓的女強人,鮮有人知的是,在她與這一道光鮮亮麗創業風景的背后,究竟承受過多少風雨與波濤。

1、沒有哪份成功背后沒有痛苦澆灌
時光溯回,那是1992年的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就在陳圓圓與她的雙胞胎二姐出生那天,她的父母夾雜在喜悅與憂愁之間,抱著兩個孩子一遍遍思索著這個家庭的未來,在陳圓圓兩姐妹出生之前,她們的大姐也才剛剛兩歲,如今突然又多出了兩張吃飯的嘴,對那個年代的貧困家庭來說,無異于又綁上了一根掙不脫的繩。
就這樣,在這個貧困的五口之家中,陳圓圓一天天長大了,但她并沒有因此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全無希望、甚至因為貧窮就帶來了根深蒂固的自卑,恰恰相反,她骨子里流淌著的血液中就自帶著蒙古族人的那種開拓與探索的勇氣,只不過童年的現實暫時并不允許她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
大城市一度是她遙不可及的夢,日日夜夜的生活都只能沉浸在柴米油鹽的茍且中,用陳圓圓創業成功后接受媒體采訪的話來講,她對童年苦難歲月印象最深的就是全家五口人“與豬為伍”的日子。
如今的她,是笑著用調侃的語氣說著這些話的,但只有真正了解過她的人才知道這語氣背后的辛酸,那與豬為伍的調侃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當年陳圓圓的父母既需要顧及大姐的成長與未來,還要顧及雙胞胎姊妹的成長教育問題,窒息的日子讓他們夫妻倆想盡一切辦法把三姐妹撫養成人,農活、工活、雜務、短工,一切能賺錢的事情他們都愿意做,養豬也是倉皇下的決定。
夫妻倆想,只靠他們倆力所能及的時間與精力,以及家庭僅有的一點成本,養幾頭豬雖然不能致富,但起碼能供得上三姐妹讀書的費用,拿賣了豬賺的錢再養豬,總是有些利潤的盈余,這些盈余就是他們一家五口人未來的希望,更是三姐妹未來的希望。
也正是因為這種艱苦的童年生活環境,才讓陳圓圓早早的懂得了讀書的意義,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早立志,明白知識改變命運這個道理以后,她一邊幫父母分擔家務,與兩個姐姐力所能及的減輕父母的負擔,一邊拼命努力地學習,堅信書本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更能改變家庭的命運。
苦心人天不負,百二秦關終屬楚——19歲那年,歷經十幾年寒窗苦讀之后,陳圓圓帶著她得之不易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來到了北京,這一國之都正是她童年夢寐以求的理想國,但當真正面臨著車水馬龍與摩天大樓時,她才意識到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也許才剛剛開始。
2、高瞻遠矚的商業眼光,來自于厚積薄發的人生經歷
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與希望,也背負著家庭的責任與壓力,陳圓圓開始了她一步步尋找人生使命的征程。
2014年夏天,剛剛踏入社會的陳圓圓在迷茫與探索中成為了一家傳媒公司的經紀人助理,在負責打造童星的那段日子中,她從包裝營銷的工作任務中洞察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性需求,深感到職場上升瓶頸的她輾轉反側,又在2015年來到了上海一家企業咨詢公司,從事銀行的事業咨詢服務。
命運給予了她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正是從這里開始,她發現了創業路上老天為她埋下的寶藏。
當時的陳圓圓曾接手擔負了四川、北京、青島等多地多家銀行的培訓項目,并且富有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有建設性的建議,在多個銀行相關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高度成熟的市場觸角讓陳圓圓敏銳的發覺到一個重大的市場機遇,那就是貸款端銀行與客戶存在著明顯的信息不對稱現象。
有時候并非是創業者選擇去創業,而是上天垂青于她,把機遇送到了她的眼前,但能否把上天垂青化作基業長青,取決于在默默無聞的歲月里她究竟有多少深刻的積淀——而陳圓圓恰恰就是那種厚積薄發的人。
2017年,在自己對市場的判斷進一步論證與調查后,陳圓圓果斷進入了銀行貸款助貸企業的市場創業中,成立了蝸牛有房,懷揣著讓房屋抵押貸款更加簡單的企業愿景,大踏步走上了轟轟烈烈的創業之路。
3、只有幫助別人的成功,才是自己真正的成功
摸索到成功的真諦與創業的方向并不容易,一入創業深似海,從此安穩是路人,當陳圓圓開始創業之后,才發現市場機遇的背后是縱深復雜的競爭格局與深入每個交易細節的實際問題,在那段房產熱的瘋狂時期,大量房產無法轉化為拯救中小企業或個人救命稻草的現金流,其問題不在于客戶的需求強弱,而在于真正實現交易流程的速度與成本,這是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法寶,更是實際解決客戶痛點的關鍵問題。
從此著手,陳圓圓一方面不惜大量投入成本,通過金融科技手段的運用,通過互聯網技術層面的優化,大幅度優化響應速度、提高供需匹配度與市場發掘度,降低客戶的機會成本與鞋底成本,另一方面也深入與合作銀行斡旋,用真誠的態度和有說服力的數據打動了合作銀行,進一步提升了銀行給予蝸牛有房的授權信任度,大大加速了客戶房屋抵押貸款提款的進程,真正做到了完美解決客戶核心需要的服務愿景,為后續打造客戶與銀行高效率、高頻率、高質量雙贏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礎。
風口與機遇,是時代給予的饋贈,同時也是主人公種下的因果,陳圓圓曾經無數次回憶起那些因為貸款問題而幾乎情緒崩潰的客戶,那種感覺,讓她想起了當年需要一碗養活全家人的飯時父母的焦慮,正是這種對客戶基于人性感同身受的立場,才讓她更加明確了蝸牛有房未來持續發展的服務理念。
每個人與每個企業,都有成長歷程中最艱辛的那段歲月,幫助他們走出低谷、看見藍天,這就是蝸牛有房一直信奉的平臺使命。
4、蝸牛背著它的房,我們背著您的夢
今天的蝸牛有房,正繼續發揮著金融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智選平臺”的強大優勢,在成為全中國首屈一指的房抵助貸服務平臺,打造“房屋抵押貸款就上蝸牛有房”的房屋抵押貸款助貸第一品牌的方向上飛速前進。
但陳圓圓和這個團隊始終不會忘記,他們自己人生或創業中最艱難的日子,也只有如此才能在面對那些深陷于泥沼的客戶時,伸出一只真誠的手,托起一個人或一個企業明天的夢。
正像陳圓圓本人在一次答謝客戶的會議上所講:“蝸牛背著它的房,我們背著您的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