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淮安市楚州區車橋鎮王曉斌、許曉泉夫妻開的“曉泉超市”可以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夫妻倆正在一邊為顧客服務,一邊與顧客聊著天,不時傳出爽朗笑聲,盡管創業艱辛,這對40出頭的夫婦卻充滿朝氣,似乎有使不完的勁頭。說趕創業體會,許曉泉只有一句話:“要敢于選擇創業,路就在腳下!”
許曉泉,原淮安市汽車配件廠工人,1994年5月失業,剛下崗時,孩子還小,主要任務是照料孩子,也不覺得空虛。漸漸地,孩子大了,開支也大了。許曉泉想:自己還年輕,不能老這樣閑著,靠丈夫一個人的收入,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她把僅有的3000元存款取出來,在自家門口開了個10平方米的小賣部,經營起街坊鄰居常用的小商品。家里的老人理解她,主動承擔起接送、照看孩子的任務,她則全身心打理小商店。小店、小商品,小本經營……自然利潤也薄。采購適銷對路的商品,做到薄利多銷,也就贏得了回頭客。
2000年5月王曉斌也從車橋鎮供銷社下了崗,夫妻倆就一起經營了小賣部。由于他們熱情待客,生意十分紅火。
許曉泉一直想把小賣部做大,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能辦成超市。她經常到城里的大超市參觀學習,看他們如何經營,如何促銷。苦于沒有資金和經驗,夫妻倆的愿望一直未能實現。就在這時,區勞動保障部門和鄉鎮有關機構工作人員又主動上門,鼓勵他倆參加區就業管理處舉辦的創業培訓班。培訓班上,兩人增強了創業信心,更新了經營理念,甚至還掌握了電腦操作等知識,對擴大經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2009年10份,由于掌握了不少經營知識,許曉泉夫婦通過銀行貸款和親朋幫助,籌款3萬元,把小商店變成了小超市。勞動部門的同志常上門指導,還幫助他倆辦理了社保補貼,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小超市的生意慢慢好起來。王曉斌夫婦現在已經由一對下崗職工發展成為小老板,他們的“曉泉超市”經營面積已經達到100多平方米,擁有數百種商品,銷售額不斷飄紅,在當地小有名氣。
王曉斌、許曉泉夫婦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雖然開超市十分辛苦,賺錢不多,但是投入較少,易于經營,比較適合下崗職工。要想自己創業,就要瞅準自己長處,不能盲目行事。創業的路在腳下,要善于選擇,勇于進取,腳踏實地,一定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