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經驗是“渴望失敗”
“我的第一個客戶是荷蘭銀行,但是剛剛與我的公司合作之后,它就被蘇格蘭皇家銀行兼并了,這導致公司嚴重虧損;第二個客戶是臺灣寶來證券,與我公司合作后,其總裁又跳水自殺,再次虧損;后來我經營圖書,又因國家出臺‘綠書簽’政策遇到麻煩。創業就是這樣跌宕起伏。”徐勝廣自2001年開始創業以來,其間風雨不斷。
徐勝廣表示,大多數人喜歡看別人成功的故事,而自己看重的是別人失敗的經歷。總結自己的創業經驗,可以用“渴望失敗”4個字來概括。在他看來,創業者一定要把痛苦當做快樂,在失敗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包括積累經驗、磨煉意志,不斷更新自己的思維,獲得提升。
“我是這樣定義失敗的,失敗永遠叫做尚未成功。每個人都有彷徨的時候,堅持下去,奇跡永遠在下一秒。人生就是這樣,永遠存在翻盤的可能,你永遠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只要你堅持下去,找對方法。”
如今,各地涌現出大學生創業熱潮,徐勝廣對大學生提出了忠告:一是創業成功的概率很低,創業就是在做一件需要經歷千辛萬苦才能走到成功的事;二是創業是一件需要主動承擔失敗的事,但創業者會因為生命在失敗中變得豐富多彩,決定創業后,要在失敗中堅持到最后。
徐勝廣說,一個最偉大的戰士應該是在戰場上被最后一顆子彈打死,因此創業要像夸父追日那樣,即使永遠都達不到目標,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