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說:熱點的背后(郎咸平的百姓經濟學,看得懂的中國經濟)

作 者: 郎咸平 著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版 次: 1 頁 數: 204 印刷時間: 2008-9-1
開 本: 16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506032551 包 裝: 平裝
定價:¥29.00
編輯推薦
揭示熱點背后的本質,解讀百姓關心的話題。
全國百家電視臺,《郎咸平說》正在播出
看得懂的中國經濟!
經濟熱點問題的郎式解讀!
在物價高漲的2008年上半年,當提著菜籃子的老大媽都開始關注CPI的時候,郎咸平第一個“走進”老百姓的生活,用老大媽都能聽得懂的語言一針見血地指出經濟熱點背后的本質,使得老百姓不再“迷迷糊糊”無所適從。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郎咸平說熱點的背后
推薦購買《郎咸平講戰略》(共九冊)
推薦購買《郎咸平說: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熱點(全新修訂版,共六冊,超值贈送郎咸平講座DVD兩張)》
推薦購買《活法(I、II、III,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作品集全新修訂版,超值贈送“稻盛和夫六項精進”月歷)》
內容簡介
物價高漲為何工資不漲?人民幣升值了為何錢卻不值錢了?房價為何比“豬堅強”?股市為何“跌跌不休”?大學為何畢業即失業?政府和公司該如何應對當前危機?--- 聽“郎咸平說”:這些熱點話題背后的真相。
·我最討厭文過飾非的學者,你以為把事情壓著,問題就能解決嗎?
·中國樓市產生泡沫,是中國投資經商環境持續惡化造成的。
·我認為,真正能掙錢的好項目,應該由我們全體老百姓來做。
·你敢內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也未可知。
·如果沒有規則,金融大鱷進來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
·我們被迫將產品大量出口到別的國家,賺取一些必定貶值的美元。
·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儲蓄是美德。因為我們社會保障條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儲蓄。
·你如果想在香港請法官吃飯,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飯。
·為什么美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能找到工作,而我們中國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就找不到工作?
·你知道許三多薪水多少嗎?900塊。那他憑什么熱愛他的工作呢?
·美國人紀律性之強是你不可想象的。
作者簡介
郎咸平,美國沃頓商學院博士。曾任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被公認為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頂級學者。 中文著作有《操縱》、《整合》、《運作》、《思維》、《標本》、《科幻》、《模式》、《突圍》、《誤區》、《中國式MBO》、《本質Ⅰ》、《本質Ⅱ》、《本質Ⅲ 》等。
目錄
自序 挺立在時代潮頭
第一講 財經熱詞
一、財經熱詞知多少
二、貨幣政策是怎么一回事
三、我們生活在負利率時代
四、匯率上升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
五、十七大精神與宏觀調控
第二講 房地產關鍵詞
一、批評房地產,是為了老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二、房地產的問題不是流動性過剩
三、樓市泡沫是投資經商環境惡化的結果
四、反對“以GDP為綱”
五、中國經濟的宏觀調控已經失效
六、房地產泡沫可能導致金融危機
七、樓市是否已經到了拐點
八、中國的投資營商環境是在改善還是在惡化
九、2007年房地產關鍵詞之一:“上漲”
十、2007年房地產關鍵詞之二:“上調”
十一、2007年房地產關鍵詞之三:“上手段”
十二、2007年房地產關鍵詞之四:“上市”
十三、小結關鍵詞
第三講 透過數字看股市
一、年的股市大印象
二、政府應該優先保護中小股民的利益
三、基金的發展得益于政府的嚴格監管
四、基金、債券、保險與股市
五、打擊地下金融
六、藏富于民的具體設想:京滬高鐵上市方案
七、股指期貨要符合股票市場的本質
八、股市問答
九、透過數字看股市
第四講 最“牛”散戶的背后
一、最“牛”散戶有多“牛”
二、證監會的職責是監管市場,不是打壓泡沫
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如何監管內幕交易
四、利用“有罪推定”監管內幕交易
五、中國股市的監管之路并不平坦
第五講 揭密金融大鱷
一、美國的一流人才聚集在哪些領域
二、從醫學差距看中美差距
三、中國的銀行改革白白便宜了外國人
四、金融集團馬前卒——羅杰斯
五、從美日金融戰到亞洲金融危機
六、巴菲特現象
七、《貨幣戰爭》有失偏頗
八、引入國際金融大鱷,先要健全法律制度
第六講 次級債刺激了什么
一、美國貸款的風險評級
二、次級債危機的根源:信托責任的淪喪
三、次級債危機的表現
四、美國平息次級債危機
五、全球經濟是否因此進入衰退期
第七講 人民幣升值讓你更富裕了嗎
一、“吃喝玩樂”拉動美國GDP
二、社會保障的缺失導致人民幣越來越值錢
三、人民幣升值影響誰
四、國際炒家的人民幣策略
五、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投資機會
六、讓你的生活質量和人民幣一起升值
第八講 《士兵突擊》的經濟學
一、社會大眾真的是急功近利嗎
二、《士兵突擊》講了什么
三、把該做的工作做好
四、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信托責任
五、現實社會給年輕人的成功機會太少了
六、為什么我們的社會缺乏信托責任
七、《阿甘正傳》和《士兵突擊》
八、劇中人物對現實社會的啟發
九、如何看待鋼七連的精神
第九講 拐點真的存在嗎
一、中國經濟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二元經濟
二、拐點到底是什么
三、中國的房地產會有拐點嗎
四、如何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正常
第十講 從奧巴馬與希拉里之爭看美國
一、美日金融戰
二、美國的人才策略
三、美國人紀律嚴明
四、美國的種族沖突
五、奧巴馬VS希拉里
六、演技高,當總統
第十一講 不要走馬觀花看香港
一、香港居民的法制化意識
二、香港對交通的管理
三、新加坡的法制觀念
四、資本主義的靈魂
五、大國崛起的法制化進程
六、法制化進程與民主化進程的關系
七、中國應如何實現法制化建設
八、以公平公正為綱,建設法制社會
第十二講 大學生為什么找不到工作
一、內地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二、中國根本就不是制造業大國
三、是什么導致中國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四、我們的產業政策必須從“1”走到“6”
五、大學生如何讓自己的未來更加燦爛
六、從“1”發展到“6”需要國家戰略的支持
七、香港的大學生為什么就業率高
八、惡性循環
第十三講 赴港求學,你了解多少
一、香港的大學生學習壓力很重
二、中國的教育改革存在著問題
三、內地學生在香港讀大學有哪些好處
四、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的差異
五、香港大學在內地的招生政策和學習費用
六、內地的教育方向值得我們深思
七、不建議年輕人去念研究生
八、對清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比較
書摘插圖
1財經熱詞
2007年,股市連創新高,樓市價格攀升,豬肉價格上漲。人們對于經濟的關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CPI、存款、準備金、加息、匯率……這些經濟詞匯高頻率地出現在人們面前。對于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經濟熱詞,您是否了解呢?2007年,這些經濟熱詞的背后有哪些特殊的含義呢?
第1節:金融領域的幾個基本概念(1)
第2節:金融領域的幾個基本概念(2)
第3節:抑制通貨膨脹的貨幣政策
第4節:我們生活在負利率時代
第5節:匯率上升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1)
第6節:匯率上升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2)
第7節:匯率上升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3)
第8節:十七大精神與宏觀調控
2人民幣升值讓你更富裕了嗎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外匯儲備不斷提高。在美國、日本等國的壓力之下,我國人民幣緊盯美元的匯率制度發生了改變。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開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調2.1%,從此人民幣匯率不再盯住單一美元。2007年1月11日,人民幣對
第9節:"吃喝玩樂"拉動美國GDP(1)
第10節:"吃喝玩樂"拉動美國GDP(2)
第11節:社會保障的缺失導致人民幣越來越值錢(1)
第12節:社會保障的缺失導致人民幣越來越值錢(2)
第13節:人民幣升值影響誰
第14節:國際炒家的人民幣策略
第15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投資機會(1)
第16節: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投資機會(2)
第17節:讓你的生活質量和人民幣一起升值
3《士兵突擊》的經濟學
今天我想談一個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電視連續劇《士兵突擊》。該劇似乎沒什么成功的道理可言。男主角許三多同志,長得丑,個子矮,不迷人,毫無魅力,基本上具備了男人不應該有的缺點。但是這部電視劇竟然如此火爆,這個現象值得我們深思。
第18節:社會大眾真的是急功近利嗎(1)
第19節:社會大眾真的是急功近利嗎(2)
第20節:《士兵突擊》講了什么
第21節:把該做的工作做好
第22節:資本主義的本質是信托責任
第23節:現實社會給年輕人的成功機會太少了
第24節:為什么我們的社會缺乏信托責任
第25節:《阿甘正傳》和《士兵突擊》
第26節:劇中人物對現實社會的啟發
第27節:如何看待鋼七連的精神
書摘與插圖
商品評論 共1331條 (查看所有評論) 購買過的顧客平均評分
4星半心情指數:533人 受益匪淺
60
104
留給歷史
特級評論員
追本溯源方可高屋建瓴
個人評分: 心情指數: 傷感 受益匪淺 閱讀場所: 床上 辦公室
發表于 2008-12-24 09:36關于郎咸平及其經濟學,網絡評論不乏溢美之詞。讀完《熱點的背后》,突感眼界豁然開朗。對于中國的經濟問題,郎咸平的主要觀點可概括如下:長期以來由政府主導的投資增長型經濟結構雖然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由于消費不足,造成經濟結構不合理,導致了國民經濟過多地依賴出口,而出口制造業卻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最低端。因此,引發了三方面的問題。一是導致了畸形的二元經濟結構,即與建筑業有關的產業過熱,其它產業過冷,在冷熱不均的二元結構下,政府的宏觀調控適得其反,造成了大量“虛擬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和股市,從而催生樓市、股市泡沫,而一二產業卻越來越不景氣;二是出口過多導致外匯儲備升高,造成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而人民幣的升值,反過來打擊出口,吸引“熱錢”大量流入,造成財富流失;三是中國制造業處于產業鏈最低端,缺乏競爭力,抵抗風險的免疫力低下,一旦遭遇金融危機或遭遇宏觀政策影響,不可避免的面臨資金匱乏,銷量銳減甚至倒閉、被外資收購等危險,同時,處于產業鏈低端的嚴峻事實給就業造成很大壓力。
雖然,該書只有薄薄200多頁,而且其中也沒有過多理論描述,但卻讓人能有醍醐灌頂之感,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透過諸多表象,抓住了問題的本質。當下,面對突如其來的世界金融危機和嚴峻的中國經濟形勢,針對貨幣問題、金融問題、股市、樓市問題、宏觀經濟調控問題等,理論界和政府層面可謂仁者見仁,很多觀點不乏有畫龍點睛之筆,但整體而言,因為大部分沒有系統的、全局性的去分析解釋本質,分析原因,因此得出的觀點存在片面性的缺點,比如,關于房地產的未來趨勢,希望房價普降的主要是廣大老百姓,也就是想通過自食其力解決居住問題的普通人,其原因不外乎樓市泡沫已膨脹破裂,房屋價格偏離價值太遠,官商勾結背離和諧宗旨等,力挺房價的不外乎既得利益者,主要是地方政府、開發商、銀行和熱錢投資者,其冠冕堂皇的原因不外乎如果房價降的太利害不利于經濟持續發展,而難言之隱則在于保護自身利益。總之,這些觀點都具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同時也是片面的,因此,不能系統化的解釋問題的本質,當然也不能提出能根本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的經濟問題也好,金融問題也好,都不是孤立的問題,我覺得,本質的問題是政治和文化問題,而問題的本質則是我們沒有從這個高度去認識問題,去解決問題。經濟問題和金融問題雖然很嚴重,但其成因卻很簡單,客觀上我們可以說缺乏市場經濟的硬件、金融體系不夠健全,但主觀上的因素應該是關鍵的,也是我們應該反思和檢討的。比如,黨和政府在駕馭市場經濟,特別是在宏觀調控和金融策略上尚不夠成熟,我們的企業和國民責任感不夠,目光短淺,膚淺又浮躁,喜歡投機取巧等,我們的法治和政策環境一直被既得利益者實際操縱等。沒有藏富于民的經濟基礎,也沒有健全的法治和政策環境的背景下,單純的強調自由化,強調形式上的平等,是愚蠢可笑的,最終的結果是將自由民主淪為剝削的工具。比如,政府要賣一塊地,要搞形象工程,招標被標榜為最公平的方式,但是,價高者得只是形式上的平等,這樣做的結果一是抬高房價,最終損害的只是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二是導致官商勾結,加劇腐敗,三是造就了“大地主”壟斷巨頭,沖擊了實業產業,四是破壞經濟和文化環境。
我們本質的問題是盡快認識問題的本質,進而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個人認為,以下四點,可供參鑒:一是從指導思想上樹立國家意識。推進全球化、自由化必須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對打著全球化、自由化旗號的學說理論,要有清醒地認識和正確的判斷。二是對現階段的階級矛盾、階層分化的事實應作出理性的判斷,對不同利益集團的價值定位和利益取舍要作出果斷、理性的選擇。三是要加強中央集權,用強勢手段來推進體制改革,盡快解決關系國計民生的社會問題,如教育、醫療、住房等,通過嚴刑峻法打擊貪污腐敗,官商勾結和其它經濟犯罪和暴力犯罪。四是同步推進文化環境建設。制度建設、法治建設只能改善外部環境,要治本必須要塑造民族文化。文化建設最主要的是要根除大行其道、危害最深的“潛規則”、“亞文化”等,并糾正國民的“劣根性”。當然,制度、法律環境建設也是文化建設的題中之意。回復 | 舉報 有15人認為此評論有用。
高級評論員
最敢直言的頂級經濟學家
個人評分: 心情指數: 感動 閱讀場所: 書桌旁
發表于 2008-09-23 18:16一口氣讀完郎教授的新書,這是一本真正的通俗讀物,不懂經濟學的也能讀,是專業人士更應該讀。這本書里,既有通俗的,我們身邊的實例,也有實例背后的經濟學原理的剖析,這些原理,方法是國內大學老師很少能分析出來的,即使有能分析出來,也不一定能用這樣平實樸素的語言表達出來,很熱烈的向各位推薦郎教授的著作。
比如:我們熱捧的《士兵突擊》電視劇,郎教授可以慢慢幫你分析出我們體制方面最大的弊端就是我們年輕人的機會很少,年輕人上升的機會空間很少,這種機會有一部分原因是文化方面,乃至是人性決定的,但是最大的弊端是我們的體制,我們的經濟結構覺得的,我們是二元經濟結構,農村經濟決定了我們的收入不會很高,我們制造業也是處于“6+1”結構的低端,分享著最少的利潤,這樣年輕人的個人上什空間就被大大擠壓。
再如:郎教授比較了香港和內地大學的優略。直言當前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并不是我們大學生不用功,也不是大學生不聰明,主要的問題在哪呢?體制。我們的社會主要還是低端的制造業和農業為主的二元經濟結構。我們不需要那樣多的大學生,大學教育是通才教育,是高度發達的服務業,教育業和金融業為主的社會需要的。我們社會并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教育和就業結構完全脫離的。這才是我們就業問題最大的問題。
從這些文章,我們就能看出來郎教授憂國憂民,是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高度負責的讀書人。
的確,郎教授的人品是經的住考驗的。他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長江商學院(首席)教授,2003年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沃頓商學院、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首席教授,世界銀行、深交所和香港政府財經事務局公司治理顧問,被中小投資者贊譽為“郎監管”。
2000年后,郎咸平正式回國。他此后的人生可謂是風生水起——在北京大學當老師,在證券公司擔任顧問,在財經雜志出任學術顧問等等,一份工作的最高月薪達7萬元人民幣,最低的也有三四萬。
初見郎咸平,他嚴肅的面孔可能會讓人覺得他很兇。不過,一深入接觸會覺得這位教授有點奇怪:只會唱兩首歌,《天意》與《無言的結局》,歲數不小卻童心未泯,一種孤獨感與他如影隨形;他喜歡一個人夾著皮包在宿舍與教室之間穿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累了就到辦公室靜靜地看小會兒書,他開玩笑說,自己不是一個“坐臺”教授,上課永遠講完就走。他落寞地說,沒有人關心他,欣賞他的人不多,他都是一個人呆在家看電視
郎咸平曾狂狷地對媒體說,要當財經界的謝霆鋒,引起了學者們的詬病。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他在上海的一檔財經電視節目播出后,這個在學者界不受歡迎的“瘋子”,在中小投資者中居然比“小燕子”還紅。美國一家權威財經雜志稱,上海婦女有三大愛好:一是路易威登的包包,第二是卡地亞的手表,第三是郎咸平。郎咸平說他在上海還有點名氣,所以他走哪里隨時不忘帶把梳子,因為他知道觀眾會和他照相。很多妙齡少女會沖過來找他要簽名,甚至還有要電話號碼的。
他享有這種盛名帶來的榮譽,但他又矛盾地解釋,“外界雖然給我戴了很多帽子,但是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現在的局勢是我最不想看到的一種情況。我很擔心媒體會把我推向一個神臺,我并不是要拿著道德的利劍,來揮砍這些企業家,因為這根本不是我的專業。坦白講,我的貢獻就是用數據說話,僅此而已”。
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郎教授吐露心聲“志在做慈善”。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成都妻子自己開小店,夫妻二人恩愛有價,勵志慈善事業。
高級評論員
書不在厚,有料就行
個人評分: 心情指數: 受益匪淺 閱讀場所: 書桌旁
發表于 2009-04-19 13:13我常常在想,我們買書讀書,是為了什么?
就我粗淺的想法,我認為有:
一、為了精神上的享受。如獲得知識時那種精神上的愉悅,那種于我心有戚戚焉的心靈共通感。
二、為了開闊視野,明白某些事情,獲得某種技能。也是為生活得品質更高吧。
三、為了某種炫耀。我買了多少多少書,什么什么書我讀過,談論起什么來我都 有無窮無盡的談資,以期別人另眼相看,抬高自己,貶低別人。
而閱讀本書就能同時達到這三個目的:
郞教授的治學也算嚴謹,而且是有良知的學人:能看出別人看不出來的,敢說出別人不能說的。
這本書不厚,但為著能讓我豁然開朗的感覺,就是再多付錢也愿意。
可惜的是,東方出版社的裝幀設計風格,實在與郞教授這種冷靜的治學態度大異其趣啊。回復 | 舉報 有5人認為此評論有用。
初級評論員
一本好書
個人評分: 心情指數: 開心 過癮 受益匪淺 閱讀場所: 床上 書桌旁 沙發
發表于 2008-10-25 10:56現象與本質緊密聯系,郎教授的觀點總是讓人耳目一新,語言通俗易懂,的確值得一讀!!!回復 | 舉報 有5人認為此評論有用。 6
中級評論員
郎教授都堪為國師!
個人評分: 心情指數: 過癮 受益匪淺 閱讀場所: 床上
發表于 2008-09-23 21:36無論是談微觀經濟的《公司的秘密》還是談宏觀經濟的《熱點的背后》,郎教授都堪為國師!本人本來就是學經濟干經濟的,可聽了讀了郎教授的東西,常常亦有豁然開朗輕松明理的愉悅,沒有功夫的人是很難讓人有這效果的。感慨的東西很多,僅舉一小例佐證: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馬克思的《資本論》兩巨著,以前總是被里面的理論體系迷糊著不得要領,可聽郎教授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一下明白了兩本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寫書的目的,對這以前總感到很深奧的東西好像也不深奧了,突然看穿了本質,真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