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教育部)的解決方案,說是想在北京或者是在上海專門開為當地學生服務的高中班,比如說重建一個高中,專門針對重慶和四川。我覺得這個東西只是解決了一個區域的問題,而且是臨時的。因為我覺得要解決問題應該是從中國的全盤考慮,你不從全盤考慮,拆東墻補西墻,或者是哪兒漏了往哪兒堵,最后的結果還不是那么好。
我覺得可以在高考的招生方面可以根據地區差異,在分數上有所下降和提高。
“新東方上市是帶了個壞頭”
我覺得新東方帶了一個壞頭,就是去上市。新東方上市當初有一定的合理性,原因是新東方已經發展了差不多20年。
新東方上市為中國民辦教育教育提出了一個問題:民辦教育應該有所區分,在民辦教育領域應該區分成營利型的、以公司性質來進行的培訓教育和非營利性的民辦的學歷教育的大學。這樣的區分應該去做,國家在某種意義上也有這樣的區分,新東方實際上開了一個先河,證明了像培訓教育這樣的領域作為一個公司運作是可行的,而且是受到全世界認可的。
我之所以說起了一個壞頭,新東方上市以后,新東方的經營還算是不錯,導致了股價的升值,導致國外的投資者和國內做培訓的人認為培訓是可以上市的,可以賺錢的,所以后面出現的很多機構就開始把這個當做目的了。在培訓中間以獲利為目的,而背后的虧損全是資本家,投資人。
上市是可以的,但是上市人的目標和目的不能變。我們首先是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家庭教育的完善服務的。在此基礎之上,你有良好的管理、運營,最后有營利,這是正常的。如果你把賺錢本身當做是辦培訓機構的目的的話,一定要出問題。作為上市公司,營利又是一個重要的考核指標,所以它就有了這樣相對來說矛盾的地方。
這一次是我首先倡導,我說我們要開這樣的一個論壇,來重新考慮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培訓教育的價值回歸和它的管理模式問題。讓它盡可能的在現有結構下能夠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軌道,這是我的初衷。
教育本身的價值觀其實都是比較一致的,不管是民辦還是公辦,就是為了孩子們的成長服務,讓孩子們得到全面的發展,增加孩子們的自信心,消除孩子們的自卑情結。這些都是教育的價值觀。
從培訓機構本身的價值回歸來說,它的典型的要素就是為孩子們的現狀提供服務,同時為孩子們的未來提供夢想和提供發動機的燃料,這是培訓機構應該能做到的事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