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創業的“可行性”,在研判的分類上,至少要有“市”、“品”、“財”、“人”四大項。
市,就是即將來臨的市場需求情況,其成長率經常是為一平滑的曲線,但也可能是階梯式的分時段而成長者。
倘某種產品之需求曲線為平滑式的增長,而制作產品的工廠,其設備之增添,則很難能配合平滑曲線的市場需求量。關于這一點,就要調度各目標市場的需求,甚至以增減外銷數量而調整之,避免產量剩余或不足。
品,亦即產品,或服務的品質。
至于產品的種類或功能,這在市場行銷研究方面,就予以決定了。關于產品制作技術的可行性,創業者一定要把握住一個重點,那就是要明了事業本身的技術水準,一時不必好高鶩遠,在選擇制作方法時,最好不要選擇尚在試驗階段的方法。而選擇生產設備時,也不要選用國際間剛上市的“第一代”機械設備。尤其是重大而精密機件,第一家采用者,也就是充當了“試驗品”,成本的風險自然在所難免。
財,就是財務融資方面的可行性。
倘若一個即將創辦的事業,在財務方面不具可行性,那么,這個將要創業的計劃,則無須付諸實施。關于資金之籌措及借貸,以及其興辦之手續與債務償還的方式,都必須一一查個清楚。關于年度利潤計劃與投資報酬率的預估,這都牽涉到對營業收入和費用支出的預測,故又與“市”、“品”兩項有關聯。財務可行性的最終目標,是要做一套可行的計劃,于一定的期限內,將股東老板所投入的股本資金收回,其中還要包括應計利息。
人,就是在創業之初,對志同道合的創業人才延攬的可行性,以及對“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還有在事業成立而開始經營時,對員工要做有計劃的培訓,最好能有“團隊受訓”效果。
凡有志創業者,尤須憑靠各種人才由衷的相助,方能成為成功的創業家。用人之可行性研究,則在于“知人”、“善任”,以及如何做好對員工的培訓。
四大方面,看上去可能有些簡單,但是其中還是有諸多因素可以深挖的,特別是對于不同的行業,這四方面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因此,了解行業特點也是必須提前做好的功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