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時,因發現網絡視頻商機他休學創業;2004年底,PPLive1.0正式在華中科技大學韻苑26棟誕生,一舉占據中國互聯網視頻直播市場超過60%的份額。前晚7時,PPLive創始人姚欣回母校做題為“校園創業起步談”的講座。他用自己的經驗告訴學弟學妹們,“創業可以說是成功率最低的行業。”
創業成功幾率好似被雷劈中
2004年,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研一學生姚欣休學創業。他在華科大學習和生活了5年,用1年時間修完了研究生3年的學分。但在距離拿碩士學位只差1篇論文時,他選擇了休學創業,至今一直未復學。
昨晚,已成為“PPLive”掌門人的他回到母校與大學生交流。談及大學生創業的經歷,他感慨,“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從華科大韻苑公寓26棟的一間學生宿舍到上海中心區的新興高科技企業,32歲的姚欣坦言一路走來頗為不易。
“創業可以說是成功率最低的行業。”他笑著說,自己曾看過一份統計數據,全世界每年有上千萬家創業企業誕生,3年后仍“健在”的比例不超過10%,而一直能堅持下去直到上市的,約等于走在路上被雷劈中的概率。
在姚欣看來,創意、團隊和資金是創業成功不可或缺的三要素。他提醒大學生們,如果是“一窮二白”的學生,大可不必急于一時,非要在校內就開始創業,只要準備充分,隨時都可以啟動。
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姚欣提醒大家,創業時,眼睛不要只盯著同級的同學,團隊里也盡量不要全是學生。要多主動去認識一些各行各業有經驗的人。“他們如果成為創業伙伴,能提供更成熟的想法和其他資源。”
PPLive初衷為看“世界杯”直播
聽說學長回校,當晚舉行講座的八號樓報告廳被大學生們擠得水泄不通。姚欣現場統計發現,到場的大學生中,超過20%的人都有創業計劃,但已有項目并開始付諸行動的不到三分之一。
“其實創業可以從一個很小的想法出發,太宏偉的創意反而不容易成功。”他說,自己當年研發出“PPLive”就是為了能在寢室里收看2004年“世界杯”的現場直播,而他的設計最初的名字就叫“網上看球軟件”。“喬布斯一開始也不是做手機,只是在音樂播放器‘iPod’上花費了大量心血。”
姚欣說,現在網絡信息非常復雜,如何實現個性化過濾?如何滿足老年人的上網需求?這些不起眼的小問題,可能是更適合創業的方向。“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也許10年后站在講臺上和大家分享創業心得的就是你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