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專才到通才
橫在哈拉爾德面前的一項最緊迫難關是:從管理一個獨立職能部門過渡到掌控全局。在頭兩個月,這一轉變幾乎讓他喪失了判斷力,甚至對自己做決定的能力都有了懷疑。他陷入到一個典型陷阱里——對自己熟悉的部門管理過度,而對于其他部門則管理不善。幸運的是,人力資源副總裁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你快把克萊爾(營銷副總裁)逼瘋了,你要給她點兒空間。”
哈拉爾德更愿意逗留于自己得心應手的領域,這是巨大壓力下的正常反應。如果新晉領導者在所有業務上都是世界級的專家,那么固然很棒,但顯然,這是天方夜譚。
有些情況下,他們可以通過部門輪職或者跨部門項目合作獲得一些經驗(參見邊欄“如何培養一流企業領導者?”)。但現實是,要想具備領導整個企業的能力,他們需要從專才變成通才,即要對各個職能部門都有足夠的了解。
怎樣才是“足夠”?領導者必須能夠(1)做出有利于全局的決定;(2)分門別類評估人才。為此,他們需要認識到,各個業務部門都有其獨特的管理子文化,有各自的CYE思維模式和語言。作為“一把手”,領導者要了解財務、營銷、運營、人力和研發這些部門解決業務問題的不同方式,每個部門使用的管理工具(貼現現金流、顧客細分、工藝流程、接替計劃、門徑管理等)也是五花八門。領導者要通曉各個部門的語言,并在必要時為他們翻譯。關鍵是,領導者必須懂得提正確的問題,了解正確的人才評估和招聘方法,知道如何管理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哈拉爾德是幸運的,一來他接管的是一塊明星業務;二來,公司在核心部門人才評估和培訓方面,有很多套強大的系統,可供他使用,比如設計精良的業績評估系統、360度評估系統,以及從部門收集信息的系統。他手下的財務經理和人力資源經理,除了直接向他報告工作之外,與相應的公司職能部門也有間接報告關系,這些部門會幫他進行人才評估和培養。因此,他有充足的資源可以動用,這些足以幫助他理解在不同部門中“卓越”的涵義。
通過直接投入,公司在每個部門建立起標準化的評估體系,能夠確保新領導者更快掌握局面。即使公司沒有這類系統,聰明的領導者可以與其他部門同事建立起關系,從中學到有用的洞見(可能會換來對領導者自己部門的深刻認識),從而開發出他們自己的模板,正可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魯志娟/譯 程明霞/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