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富有的企業家,猶太人占了一半,他們為什么能夠做到這一點?本土企業家又該如何善用猶太人的生意經?“在猶太人的成功因素中,借勢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環。”知名教育投資家和創業投資人士潘偉成創辦了猶太商學院,在中國傳播猶太智慧。他認為,猶太人不論在商界、政界還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別人之“勢”、巧借別人之“智”的高手。“沒有東西不要緊,只要善于借助別人的力,就能成就一番事業。企業家們要善于借助平臺整合資源。”
轉換思維,企業不是忙出來的
猶太商學院院長潘偉成在十多年的培訓生涯中發現:中國企業家一直低頭辛苦地在創業的道路上摸爬滾打,花最多的精力,賺最少的錢。“企業的高度在于品牌,出路在于資本市場。”潘偉成認為企業想走上順暢之路,唯有徹底改變。
有一件事給潘偉成的觸動特別大。一次他跟一個廣東老板在一起,老板19歲的女兒打電話過來,“爸爸,明天能陪我過生日嗎?”這個老板想都沒想,“女兒不好意思,明天要接一個客人,你找同學慶祝吧。”結果電話那頭的女兒半天沒說話,哭了。“爸爸,到底是我重要還是你的生意重要?19年了,自從我懂事起,你從來沒有陪我過過一次生日。”這背后是眾多忙于生意而無暇顧及家庭的本土企業家們。
在給中小企業培訓過程中,潘偉成發現,真正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首先要改變的是老板的思維。創業是辛苦的,中國做企業的人思維模式里創業就該是辛苦的。原因就是在開始的時候,因為不滿足于現狀才創業的,所以辛苦是自找的。“曾經有一位鞋廠老板因為工廠里事務過多而直接住進了廠里,相較于老板,他更像一個車間主任。”潘偉成舉例。
中國做企業的人每天思考的就是如何把企業做好的命題,而很少問自己,企業該如何才能好做。潘偉成解釋道,“‘做好’和‘好做’這就如同如何讓飯做得好吃和如何讓飯吃得好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好吃,意味著是在色香味上的追求,而吃好,它可以基于營養,也可以基于環境,也可以基于一起用餐的人。”
潘偉成總結的猶太人的生意法則,除了市場運作還有資本運作。市場運作是把產品賣好,資本運作則是整合好資金、資源和項目,然后把公司當產品賣股份,不僅僅思考公司該如何賺錢,而該多想如何讓公司更加值錢。
從“借勢而為”看猶太人經商智慧
“曾經有個猶太朋友告訴我,猶太人成功很重要的兩點:一是團結,二是誠信。團結才能相互建立信賴感,信賴才有承諾,承諾比任何合同還管用,答應的事哪怕需要付出再大的代價都要承兌。”而在團結+誠信的平臺上,潘偉成認為“無中生有、借雞生蛋、以小博大、借船出海”等經營策略實施起來也不再是難事。
在猶太人的成功因素中,借勢操作是很重要的一環。猶太人不論在商界、政界還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于借別人之“勢”、巧借別人之“智”的高手。他們也用自己的經歷闡釋:沒有東西不要緊,只要善于借助別人的力,就能成就一番事業。
“我不行,但我們行”是潘偉成反復強調的一個理念,鼓勵企業家要善于借助平臺整合資源。“一個人的力量很有限,但如果是一個平臺,每個人往里面添‘柴火’,想一想能為平臺提供什么,‘火焰’自然就越來越高。”
在猶太商人的眼中,乘勢同樣是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成功的商人應該是乘勢的高手。乘勢在軍事上表現為四兩撥千斤,而在商場上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很多成功的猶太人就是借助恰當的時機成功的,一般人遇到戰爭就會驚慌失措地尋找一個安全的避難所,只有那些能在戰爭中發現商機的人,才會在乘勢而上中獲得回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