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管理派傾向品牌擴張,營銷派傾向品牌收縮
“增長”是每個管理派的首要目標,但營銷派不這樣看。如果是為了增加利潤,而不是僅提升銷量,則企業需要的是收縮而不是擴張。營銷派認為,當競爭微弱或不存在競爭時,品牌延伸當然能起作用。但一旦競爭激烈,品牌延伸就是一條通往災難的捷徑。
7.管理派力求首先進入市場 ,營銷派力求首先進入心智
世界上第一個Pod并不是蘋果,可是先進入者卻起了一個拗口的名字:Nomad Jukebox,還犯了產品線延伸的錯誤。而iPod 成為第一個進入消費者心智的Pod。大多數管理派只記住了這個營銷規則的前半部分:成為第一的重要性。但他們忽略了后半部分:要第一個進入心智,而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
而改變心智需要很長的時間,營銷本身可以說是一門“實踐心理學”。
8.管理派期望“爆炸式”推動品牌,營銷派期望緩慢建立品牌
在很多左腦思維的管理派中流行著一個“火箭”神話,就是新品牌必須在短期內起飛,就像大爆炸一樣。因此公司必須竭盡所能利用資源引發這場“大爆炸”。但事實并非如此。一個越具有革新意義的概念,被市場普遍接受所需要的時間就越長。一般的產品或概念或許會迅速起飛,但那些革命性產品則不是。
而且,整因為革命性產品起飛緩慢,管理派常認為這個市場很小。管理派要想等一個新品類發展成一個大市場后再進入搶奪,那就已經晚了。
9.管理派以市場中心為目標 ,營銷派以市場終端為目標
很多行業的大公司都以市場中心為目標。美國三大汽車巨頭一直在虧損,他們既沒有強大的低端品牌,也沒有強大的高端品牌,他們只是在終端市場上很強大,但情況在不斷惡化,因為每個行業都趨向于分化成兩個獨立的行業,一個位居高端,一個處于低端。
10.管理派想要占據所有詞匯 ,營銷派想要獨占一個字眼
沃爾沃汽車是什么?安全的汽車,這是很多消費者的認知,而很多品牌則沒有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建立這樣的認知,品牌的形象在用戶心智中非常模糊。更糟糕的是,很多管理者甚至沒有去嘗試建立這樣的認知。管理層普遍認為顧客在購買像汽車這樣的“大件”時會多方考慮,如駕駛性能、舒適性、動力、款式、維修等等,這很符合邏輯,但這是很難執行的。你能把這些都植入消費者的心智中嗎?如果品牌能將一個詞或一個概念植入消費者心中就已經很幸運了。
11.管理派使用抽象的語言 ,營銷派使用直觀的視覺
左腦思維的管理派們鐘愛抽象元素,“與世界商業同步”、“優質服務”、“可靠的性能”、……這樣的語言表達有什么實際意義嗎?而右腦思維的營銷派想要更加直白的表達——“隔夜送達”、“用一個房間的價格享受兩個房間的服務”……建立一個品牌,你需要一個釘子和一把錘子。語言表達就是那個釘子,而視覺形象就是那把錘子。要建立一個強大的品牌二者缺一不可。
12.管理派偏好單品牌 ,營銷派偏好多品牌
在這個信息過度,消費者關注度有限的時代,為何不把所有想銷售和營銷資源都放在一個品牌上呢?一些成功的企業是這么做的:如通用電氣、微軟、IBM。然而當這些企業試圖建立一個脫離于核心業務的新產品或新服務商時,遭受了不小的損失:
如微軟和互聯網搜索,如國內的霸王涼茶…另一方面,很多獲得了巨大成功的企業在使用多品牌——寶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