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市場真是怪了,這邊廠家剛剛拿到這個那個大獎、什么什么第一,那邊商家已經在將折扣進行到底,甚至不惜慘慘烈烈地“跳樓”。原因就在于這些服裝的質量、價格、品牌、式樣等特性還不能很好地和市場需求相吻合。
服裝消費逐漸走向成熟化的標志之一,就是個性化的發展趨勢。消費者更加注重“獨一無二”,對領式、袖口、襟式、松緊、飾扣等都有獨到的審美觀。服裝市場的微型細分化營銷甚至可能要以個人為單位來策劃了,因此借鑒餐飲業的火爆經驗,誰能開家“口味式”服裝店,幾乎可以肯定有巨大商機。如果你已經下崗,別泄氣,開家“口味式”服裝店從頭干起吧。
“口味式”服裝店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大行其道的“褲腳現簽”廣受歡迎就是明例。“口味式”服裝并不是傳統的裁衣服裝店,而是一種“坯房框架和個性裝修”相結合的模式,是介于批量生產和量體裁衣之間的一種以顧客為本的經營方式,它有時僅通過顧客導向式的對坯房服裝的簡單“加減乘除”,就能體現出個性化風采,以滿足顧客的特定需求。
制造業、商業、信息業的快速發展確實給市場帶來了這種全新的營銷方式的可能,很多廠商嘗試建立一種能最大限度滿足個性化“口味”的經營系統,而服裝產品是一個恰當的切入點。家具產品已經能根據顧客要求進行各種細化改善和多種重新組合,繼服裝之后相信還可能出現“口味”汽車、“口味”自行車……
在美國已經有眾多服裝店建立了一套由計算機和攝影機組成的“口味”服裝系統。用計算機測出顧客身體各部位尺寸并指出推薦的服裝樣式;顯示屏幕給出服裝正、反、側等不同角度的立體效果視圖;然后顧客可從上百種樣衣中選出自己中意的面料,并提出自己的“口味”菜單。這樣,根據定制設計而產生的只此一件的時裝就呈現在顧客的眼前。
在林林總總、五彩紛呈、流派各異的服裝市場上,開一家“口味式”服裝店,生意火爆是明擺著的事,伴隨著的就是顧客和商家的雙贏笑意。
商場如戰場,把握住機遇至關重要。人們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為開辦特色店創造了契機,在城市中各類綜合性商店開始江河日下的時候,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考慮問題,迎合眾多消費者的需求開個特色店,定有錢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