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不好做、競爭太厲害沒利潤”這一句話,在四、五十年前就存在于印刷同業間,因此有不少人退出了這個行業,也有人堅持下來,然而轉出的人也未必有比較成功,反之堅持本業而成功與不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
現今印刷業的劇烈競爭狀況,使得創新領先的利基時效變得非常短促,印證古諺:“臺灣沒有三日的好光景”,僅以模仿來爭取有限的利基市場,在業界求取分一杯羹的大有人在,試問您的公司或個人在印刷業界的核心競爭力在什么地方呢?如果沒有或想不出來,那么往後也就很難有什么榮景,就算有又能維持多久呢?如何再創造出新的競爭力呢?這都是企業和個人生存必須不斷接受的挑戰課題。有的公司重視研發創新,一直尋求有利基的新市場,創造較有利的商機和市場,也有人注重市場的因應開發,迎合顧客口味創造良好的關系及新市場,也有人重視生產,以更快速、價格低廉的服務,在一定品質下爭取更大市場。
五月中旬前往日本參訪兩家大型印刷公司,這兩家公司各有不同的經營理念和投資方向,其中一家是共立印刷公司,創業二十年員工人數近六百人,目前擁有31部各式各樣的商用輪轉機在生產,近十多年來就算日本經濟不景氣,共立印刷仍增加了三倍的生產力,維持著一貫自動化紙卷供應的倉儲,印后自動捆包、堆棧及自走車搬運到倉儲,油墨、濕潤水集中供應體系,和十年前相比員工人數從630多人減為不到600人,卻創造近三倍的業務成長,利益,不只生產、流程改善之外,也需業務高度配合才是成長的要因,一如車之兩輪缺一不可。
另外一家是具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凸版印刷公司,員工人數有一萬多人,是一個跨產業、跨國際的印刷公司,在一百年前引進歐洲嶄新凸版印刷機和技術,創造出傲人的效率和品質,現在凸版的印刷方式已經式微,但凸版印刷在五十多年前,從腐刻印刷電路板、電視屏幕遮光罩開始,今天更成為公司業務和利潤中心項目的光電、電子、半導髏光罩生產,在臺灣LCD生產的彩色濾鏡核心技術,日本凸版印刷公司更是最大的提供廠商,把最有利潤的部份拿走。就算回到印刷本業,坂戶廠有十多部商用輪轉機,也都具有不同加工能力,提升附加值,或者大尺寸32頁、48頁巨型商業輪轉機提升生產力,參觀時在十多部印刷機只有一部停機,顯然設備利用率極高,而且兩部機只用三個人,真的很省力化。操作者最重要的工作是防止狀況外事件的發生,像是品質異常、摺紙、捆包等異常發生時的處置。印後加工的裝置及郵遞配送,包括在郵件內復雜的樣品裝填、訂合,個人化自動郵封設備以及資訊安全措施,凸版坂戶工廠除在印刷之外,又有新的發想產生新的市場區隔,因為客戶對大公司較有信賴感,也容易做好資訊保全工作。在日本的巨大印刷需求下,業界同樣也面臨其他媒體的巨大競爭及同業相互殺價的壓力,則必須更努力去做突破才能在艱困中求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