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事情看的透,眼光夠遠,從不會輕忽小人物”。
中國臺北“身心靈成長協會”的創辦人賴淑惠開房產中介時有著“結交小人物”的經典案例。當時賴淑惠住在一個大廈里,同時兼營這個樓的房產中介,經她一番細心觀察后,發現凡是對大廈有興趣的買家,第一個總是先詢問大門管理員,“最近有沒有住戶要賣房子啊?價錢多少呢?”
有趣的是,每次管理員的回答幾乎是:“你去問住在八樓的賴小姐,她很喜歡買賣房子,這樣就不必再去找其它中介商了。”此外,該樓誰要錢急用要賣房子的消息也總是第一個傳到她的耳朵里。也因此,賴淑惠在首都大廈一個物業上整整賺進1000多萬元。 為什么管理員愿意幫賴淑惠的忙?說穿了是她將任何人都當成家人般關心,賴淑惠每天出入大門,必會向當日值班的管理員打招呼,出差返回也會順道帶些當地名產略表心意。
四.困苦不離見真情
怎樣才能讓朋友能在你生病的時候流淚呢?最簡單的辦法是在他們平時健康平安的時候和他們交好,在他們落難困苦的時候更熱心地幫助他們。危機時刻建立的人脈不僅有用,而且能換得很好的口碑,在以后交別的朋友時也用得上。
五.堅持原則得信任
講求人脈,不是要你去奉行是人就交朋友的“小人之交”,而是要選擇有原則的“君子之交”。
一個不會為了利益而出賣原則損害他人的人會讓朋友放心。
六.網上亮相聚人氣
科技的發達,讓人際網絡的往來,變得多元而復雜。有的人,MSN上的朋友名單上百位,更厲害的人,經營一個網絡商鋪,居然有數百上千的忠實顧客。從某
種程度上來說,如今紅火無比的“超級女聲”們也是聚集了數以萬計的人脈,光是為她們發的短信就超過千萬條。
而在網絡上一天所認識的朋友,可能比過去現實生活中一年所認識的還多。網絡交友已經成為時尚和流行,也是不錯的“從虛擬變現實朋友”的渠道。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死抱老想法,不屑于網絡上的人脈,實在可惜。
七.名片管理常保鮮
如果說,以上講的都是“人情寶典”中的意識篇,那么這最后一招就是講它的純技術篇。
中國臺灣有位著名的“名片管理大師”叫楊舜仁,他號稱有16000多張不同人的名片,而經過他自己建立的一套名片管理系統,可以在幾秒內找出任何一個想要的人的資料。
讓他想到開發這個系統的契機是自己2001年從原來公司辭職時,群發了3000多封電子郵件,告知眾親友辭職的原因,同時感謝大家多年照顧,沒想到陸續收到300多封回信,其中包括16個全職和兼職的工作機會。
“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楊舜仁說,“如果當時是一通通撥電話,可能打不到十通就停了。”于是他開始進行名片管理的研究,有系統地將名片輸入計算機中,同時從推薦的十六個工作機會里,選擇一份赴中小企業講演網際網絡應用的兼職工作。
他非常之重視人脈的“保鮮”功夫,經常寫封“嗨!我是舜仁,好久不見啦,最近過的好不好?”之類的短信,發給數百位朋友。
“現在開始整理你手邊的名片,絕不會太遲。”楊舜仁說他有今天的成果也是一點一滴建立出來的。“其實工具就在你我身邊,只要會用Outlook,就能立即進入操作。每天換到的名片要立即在背面批注,包括相遇地點、介紹人,興趣特征,以及交談時所聊到的問題等,越詳實越好,然后于建立‘新聯絡人’時,將這些訊息打在備注欄里,以后只要用‘搜尋’功能,便能將同性質的人找出來。”楊舜仁耐心地解釋。
你還有什么好猶豫的嗎?趕快動手組建自己的人脈網,長久自己的事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