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創業還是要經銷新產品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選擇新產品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是準備將產品作為一項長期的事業來發展,還是僅僅作為現有產品的一種補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目的,目的的不一樣決定了自己在此項項目上將投入的資金、時間、精力和操作方式都不一樣,這些因素往往直接影響甚至就決定了該項目的最終命運。 做好自身情況的分析是行動第一步 許多人在行動前往往感到不知做哪類產品好,仿佛別人做得自己也可以做,但稍加了解后會發現其中問題一大堆,心里退堂鼓打得天響,還沒開始就失敗了。為何會這樣呢?就是對自己的情況沒有認真分析,不清楚自己的優劣勢的所在造成的。 以筆者的友人黃經理為例:黃經理和他的女朋友都在外企從事銷售工作,對銷售的各個環節了如指掌,所以他們選擇代理某一品牌銷售作為第二職業。由于工作關系,平時基本上由黃經理的女朋友打理他們自己的事業;所以,他們決定選擇比較適合他女朋友自身特點的行業來考察。經過比較,他們認為通訊和服裝行業比較符合自己的情況;考慮到通訊行業需要相關的技術知識和技術技能做支持,而他們都不具備這些要求;不過他的女朋友對服裝行業了解較深,因而他們初步決定在服裝業里尋找適合他們的產品。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有效的行動首先是要做到“知己”,如果連“知己”都做不到,其他的行動都是空中樓閣,至少也是基礎工作沒有打好的“危房”。 進行有效的市場分析,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和經營模式 對市場進行分析除了要考察當地的人口、人均收入、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外,還要了解當地人的消費習慣、消費心理還有所選行業的特點和一些操作規則或方法。仍以黃經理為例,他們在考察當地服裝市場時發現,當地的20歲到40歲這個年齡段的人購買力最強并且都喜歡選擇外貿裝、休閑裝作為平時的裝束;相反,一些相對較為正規的服裝多靠單位團購來保證銷售;同時,當地的商圈非常集中,當地人的服裝基本上都選擇在當地步行街周圍1平方公里內的商場和鋪面購買。而外貿、休閑服全部采用租用臨街鋪面的方式銷售,一個鋪面里同時經營多種品牌,除了幾個牛仔、運動品牌外,沒有一家外貿品牌專營店,店中的服裝靠經營者自己到千里之外的廣東、上海等地批發回來,經營者既是老板又是員工,一身兼完店內需要的全部職位和工種;商場內則采用專柜銷售的形式,一個專柜基本上只能經營一個品牌,款式相對臨街鋪面的風格較為嚴肅、正規,不少品牌是廠家直接設點經營,管理上分工較為細致,職能也較為合理。 通過以上的資料分析,黃經理認為臨街鋪面經營較為靈活,物品較豐富,給消費者的選擇較多,但缺乏廠家的指導和支持,無論是形象還是經營管理上都有很大空間和潛力;商場則著好相反,形象和管理上有優勢,但缺乏經營和物品、款式上的靈活;如果能夠二者結合,相互取長補短,那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商機。不過,經營外貿、休閑服需要經營者對服裝的敏感和選擇的眼光;商場設置專柜需要獲得代理權,同時也需要一筆較大的資金;這兩個條件黃經理都感到自己有些不符合,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機會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