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科技局聯合召開的“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劃”第二次推薦申報部署會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我省每年從省外、海外引進100名左右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和若干人才團隊,每人(每個團隊)一次性給予不低于100萬元的資助資金。此次推薦工作,省里擬評選產生56名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進行資助。 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劃資助的重點對象是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部署、重大決策和重大科技創新工程急需的人才;能夠對我省產業結構優化、產業技術水平提升和高新技術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和帶動作用的人才;已經實施或正在申報省以上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創建國家級研發機構和技術服務平臺所需要的人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并且地方有專門人才計劃實行配套支持的關鍵性高層次人才。 申報截止時間是本月24日,申報表格及軟件可分別從省科技廳、人事廳網站下載。另悉,今年首批推薦工作已結束,我市高郵市三友合成化工有限公司引進的留學博士張揚獲得省首批資助。
如今,已經是石家莊永明眼鏡科技開發公司董事長的陳千豁,在石家莊整整生活了二十一年,二十多年打拼后他在石家莊成了家,有了孩子,全家的戶口也都落到了石家莊。“2002年我把戶口遷來的時候,也有顧慮,家里有人不同意,現在看來在石家莊發展得這么好,我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陳千豁說。
為新石家莊人發展“保駕護航”
當你走進全國聞名的南三條市場,聽到的是天南海北的各地方言,看到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大軍”,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眼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渴望——這里濃縮了外來人員的創業歷程,也成為這座城市高速發展的真實寫照?梢哉f,像黃奕陽、陳千豁、劉代鵬、周希國一樣的外來商人,對石家莊這個“華北重要商埠”形成和崛起正在起到重要的作用,今后還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統計,多年來一直名列全國十大交易批發市場之列的南三條小商品市場中,約有一半經商者來自于外地特別是南方各省。南三條2006年交易額達到271.5億,相鄰的新華集貿市場達到300多億,年經濟效益超過5億元,市場從業人員至少在3萬人以上。省會由一個新興工業城市逐步發展成為工商并舉的“華北重要商埠”,這些“新石家莊人”功不可沒。
以實際行動回報“第二故鄉”
據了解, 目前僅在石家莊經商的溫州人就有20多萬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隨著石家莊的發展而建立起自己的事業后,通過多種方式回報社會、回報“第二故鄉”。外地商人紛紛發起成立慈善協會、助學金計劃,為社會公益事業作貢獻。
一手創辦石家莊開發區泰順電子通訊有限公司的周希國來自浙江,考上北京理工大學離開了家鄉,而后被分配到石家莊,成為了一名“新石家莊人”,他的創業成功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專業技術。周希國說,石家莊能提供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平臺,就能留住更多的人才,如今他的企業年銷售額已達到2500萬元,安排人員就業,其中包括不少下崗失業人員。
陳千豁投資上千萬元,啟動“中小學生視力健康干預工程”,每年免費檢查,至今已經為6000多名孩子查出早期視力疾病,使他們終身受益。僅浙江商會會員企業每年上繳稅費和以慈善方式回報社會的款項就達30億元之多,安排就業近10萬人。他們為城市帶來了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