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起,申城“鼓勵扶持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正式啟動,年內將適當提高開業貸款擔保,并將對小企業的支持年限從目前的開業一年以內適當進行擴大。同時,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正在建設中。 記者在昨天本市召開的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三年行動計劃在創業群體上,除了繼續扶持4050人員創業外,重點支持青年創業;在創業類型上,重點支持有一定創意和技術含量的機會型創業;在創業就業容量上,重點支持吸納就業多的勞動密集型企業。
100人中有6個小老板
近幾年來,本市在堅持圍繞“讓想創業者敢于創業,讓已創業者成功創業”的目標,不斷出臺完善鼓勵扶持創業的政策措施。
根據近三年來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數據顯示,一方面,本市的整體創業活動率已從2005年的4.9%上升至2007年的6.1%。也就是說,在上海,每100個年齡在16~64歲的人中就有6個小老板。根據最新調查顯示,未來一年內,平均每名創業者將帶動6個人就業,較之2006年平均每一位創業者創造4.9個就業崗位又有所提升,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愈發顯著。
另一方面,由于創業瓶頸等因素的制約,本市的總體創業氛圍仍不夠濃厚,創業活動還不夠活躍,整體創業活動率不及深圳(10.49%),與發達國家相比(2005年美國為11.3%),尚有不小的差距。
建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
針對開業“場地缺”的問題,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挖掘社會閑置廠房,開發建設開業園區,為開業者提供經營、辦公和生產服務場所。針對開業“能力弱”的問題,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實施開業能力測評,開展創業培訓,著重提高創業者的經營管理能力。
目前有關部門已在楊浦區興建中國上海創業者公共實訓基地,為創業者提供咨詢指導、創業培訓、創業實訓、產品試制、模擬運作等服務,使之成為一個面向全社會的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和創業孵化基地。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社會上一部分人“寧愿當白領、不愿當首領”的觀念,鼓勵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塑造城市的創業創新精神,培育誠實守信、寬容失敗等良好的創業氛圍。
適當提高開業貸款額度
針對創業“融資難”的問題,本市從2000年開始實施開業貸款擔保政策,設立專項資金為創業者申請開業貸款提供擔保,并給予貸款貼息,建立了“貸前調查、貸后跟蹤、逾期追索”的運行機制。
為更好地扶持創業,相關部門在政策措施方面也將有所傾斜,比如在開業貸款擔保上,計劃將對小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免擔保開業貸款的額度從7萬元適當進行提高,并將對小企業的支持年限從目前的開業一年以內適當進行擴大;同時進一步延伸貸款的支持階段,對本市青年實施科技創意類創業,在開業前即給予貸款擔保的支持。又如在能力提升上,要探索建立“測評、培訓、實訓、模擬”的創業能力提升模式。并進一步完善對創業者的服務,從政府、社會、專家和創業者自身四個角度,為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咨詢指導服務。
創業診所為開業者把脈
據介紹,部分區縣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的做法值得借鑒,如浦東新區結合創業者實際需求,開創性地推出了“創業診所”服務新模式。新區“創業診所”是以開業園區和開業服務進社區活動為載體,通過固定與流動兩種方式,由政府部門聘請開業指導專家志愿者和招募相關行業有經驗特長的專家,擔當“診斷醫生”,對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自身又難以解決的“小老板” 免費提供診斷。
為保證這一新舉措得到有效實施,新區勞動部門為每個“創業診所”擬配備5至8名“診斷專家”,并專門設立“創業診所協調工作室”,承擔“診所”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管理。“創業診所”服務項目主要有創業心理、成本核算、資金應用、運作機制、產品營銷、合同管理、客戶服務等,此外,“診所”還專為青年創業者設立特色門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