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民營企業認為貸款難
14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發布最新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七成民營企業認為資金緊張,從銀行貸款不容易,而經濟增長主要靠政府投資驅動,民間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未充分啟動。
融資:
貸款難 超四成民企資金緊張
資金緊張是我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長期面臨的一個問題。從歷史上看,多數年份“資金緊張”的企業比重超過“正常”的比重。回顧過去的數據,2007年選擇資金緊張的企業比重為44%,2008年則達到56.5%,2009年一季度減少到49.2%,最新的調查結果為41.3%。相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資金緊張狀況更為嚴重。報告顯示,民營企業認為資金緊張的比重為42.8%,高出國有企業2.5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資金緊張原因何在?從銀行貸款的難易程度可以明顯看出。調查顯示,67%的民營企業經營者認為難以從銀行貸款,其中29.1%認為“有難度”,20.6%認為“比較難”,17.3%認為“非常難”;相對而言,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情況好一些,59.6%認為貸款困難,其中26.9%認為“有難度”,19.4%認為“比較難”,13.3%認為“非常難”。
消費:
收入分配不合理致需求不足
全球經濟出現回暖跡象,但我國企業面對的形勢仍不容樂觀。當前經濟增長的最大障礙是需求不足,如何擴大需求,應關注哪方面的需求,將直接影響下一階段的決策思路。
調查結果顯示,關注消費需求的企業經營者的比重高于關注投資的比重,64.7%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應關注農村居民的消費,55.4%認為應關注城市居民消費,50.5%認為應關注基礎設施投資,44.7%認為應關注工業投資。
企業經營者判斷,目前經濟的增長主要還是靠投資,尤其是政府投資驅動,民間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尚未充分啟動。
關于投資需求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政府投資需求“很旺”、“較旺”的企業經營者分別占26.4%和43.1%,合計比重比2008年提高22.2個百分點。與對政府投資需求的判斷形成明顯對比的是,認為民間投資“很旺”、“較旺”的企業經營者比重僅分別占2.2%和16.9%,其合計比重比2008年減少16.7個百分點。
從消費需求看,認為消費需求“很旺”和“較旺”的企業經營者分別占0.8%和12%,其合計比重在2008年比2007年減少25.9個百分點的基礎上進一步下滑9.6個百分點。
關于擴大國內消費需求,從調查結果來看,企業經營者認為,“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限制消費”和“居民收入增長滯后于財政收入增長”是造成目前消費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其選擇比重分別為80.7%和58.1%。其他選項依次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中國人高儲蓄的傳統文化”、“失業問題比較嚴重”、“‘三農’問題制約農民消費”、“城市化率相對較低”。
建議:
健全社保體系 打破行業壟斷
針對當前的經濟形勢,企業經營者提出了多項建議。多數經營者建議政府重點關注消費需求,加大減稅力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并將新增加的政府支出主要投向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同時期待政府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打破行業壟斷,為企業健康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環境。
當請企業經營者提出當前最緊迫的三項改革時,按選擇多少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政府職能轉變(67.6%)、壟斷性行業改革(46.3%)和健全社會保障體系(46.2%)。與去年相比,政府職能轉變仍排在首位,壟斷性行業改革替代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排在第二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