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涉及多項銀保業務規范的文件,近日由銀監會下發至各地銀監局和銀行,并于昨日流轉至各保監局和保險公司。其中,叫停銀保駐點銷售、每個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產品等明文規定,在銀行及保險公司內部引發一陣熱議。
“我們也是今天才看到文件,多是規范性內容,旨在防止銷售誤導。”盡管受訪險企及銀行人士普遍認為,這是加強銀保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有效之舉,然而從操作層面上來說,卻可能意味著銀保合作方式的調整,從而帶來短期內銷售及培訓成本的增加、保費收入及中間代理收入的下滑。
嚴防誤導 叫停駐點銷售
險企出產品,銀行借柜臺,如此單一的合作模式,成為銀行和保險公司近年來一大增收渠道。一家壽險公司相關人士直言,業內俗稱此為“駐點銷售”模式,即由保險公司派銀保專管員在銀行網點營業大廳進行營銷活動。
在這種模式下,保險公司和銀行對駐點銷售人員都無法實現有效管控,容易引起銷售誤導。因此,此次銀監會發出的這份《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中,就明確要求“商業銀行不得允許保險公司人員派駐銀行網點,通過商業銀行網點直接向客戶銷售保險產品的人員,應當是持有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證書的銀行銷售人員。”
這是銀監會首次以明文規定的方式禁止銀保駐點銷售。業內人士分析說,此規定短期內或對銀行及保險公司產生一定影響,主要為銀行面臨代理保險收入下滑以及人員培訓成本增加,而保險公司面臨的是銀保規模減少及渠道調整。“可能會對大銀行和中小保險公司有一定影響,因為在大銀行的駐點人員較多,中小保險公司的銀保占比較大。”
某壽險公司上海分公司已經接到了來自總部的緊急通知。該公司銀保部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正在研究對策,對我們公司影響不小,因為我們銀保占比較大,其中大部分都是駐點銷售,一旦叫停,恐怕保費收入短期內會受影響。另外,現在京滬穗等一線城市主推期繳銀保產品,此類產品相對躉繳復雜得多,如果完全由銀行人員來銷售,恐怕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訓才方以勝任。”
不過,事實上,有部分網點較少的中小銀行一直未允許保險公司駐點銷售。一家股份制銀行的支行負責人告訴記者,該行北京地區的營業網點中,均為自己的員工在銷售保險產品,且這些工作人員也均取得了保險代理從業資格。該行也一直嚴格執行分區銷售的方式,與銀行自身的業務相隔離。因此,他認為,該項規定的出臺不會對其產生太大影響,但他認為該項規定會對駐點較多的大銀行影響較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