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持續深入的樓市調控,溫州民間資本正在從投資房產轉向放高利貸。其實,不僅僅是溫州,包括煤城鄂爾多斯、貧困縣江蘇泗洪在內多個地區,全民高利貸之風愈演愈烈。從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到全民高利貸,這一趨勢究竟預示著什么?
從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到全民高利貸,“賭徒”式心理日趨嚴重
從全民炒股到全民炒房,投資的風險在逐步加大
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從炒作股票認購證到全民炒股,這一波財富增值浪潮到2007年達到頂點。據中國登記結算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到2007年4月,我國A股(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股票)賬戶總數已突破9000萬個,達到9020.89萬。當時,有關學生、白領,甚至是保姆參與炒股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
比全民炒股稍微晚一些的是全民炒房。從2000年開始,由溫州人率先開始在上海、杭州、蘇州、廈門、北京、寧波等地炒房。據不完全統計,溫州市區及樂清、永嘉等縣約有8萬多人在全國購置房產,其中至少90%以上是炒房。隨著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此后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參與到炒房大軍之中,形成全民炒房熱。
從全民炒股到全民炒房,人們的投機心理日趨嚴重。如果說傳統的工廠實業是一種產業資本的運作的話,炒股、炒房多少也算是一種風險資本的運作,那么,全民放貸下的高利貸則是一種典型的短線投機和賭博,已經變成一種“我走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博傻”游戲。
而全民高利貸則完全是一種投機,已成為“最后的豪賭”
據媒體報道,近年來,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內蒙古等省市局部地區均出現了高利貸蔓延的情景。以浙江溫州為例,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7月21日發布的《溫州民間借貸市場報告》顯示,2011年上半年,溫州的民間借貸總額已升至110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00億元,且年息處于24%左右的階段性高位。另據該行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
在鄂爾多斯,據高和投資發布的《鄂爾多斯民間資本投資趨勢報告》保守估算,鄂爾多斯匯集在民間金融系統的資金量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當地民間金融系統規模則已遠遠超過當地銀行存款存量規模。民間借貸活動中融入資金利率達到月息3%,季節性需求旺盛時,貸出資金利率月息可達3.5%至7%不等。
有專家指出,從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到今天的全民放貸,可以看到,中國經濟正在一步步走向虛擬化,“賭徒”式的短期投機心理日趨嚴重,全民高利貸則成為這種心態的“最后的豪賭”。
金融管制和民間資本缺少投資渠道,是全民高利貸根源
金融管制和中小企業融資難,導致高利貸泛濫無人監管
從大環境來看,高利貸的泛濫根源在于金融管制。當前,我國金融行業的牌照管制扭曲了市場供求關系,加劇了供給短缺。在金融管制下,由于國企有政府信用和種種關系,貸款相對容易,而民營經濟體則受到銀行的歧視。
特別是今年以來,通脹步步緊逼,央行連續上漲存款準備金率。貨幣政策數量工具持續收緊,中小企業處在受到擠壓的最前沿,中小企業融資告急。一份來自溫州市經貿委的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當地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明顯提高,以往貸款滿足程度較高的億元以上規模企業中,49.2%已開始感覺資金面吃緊,而中小企業更普遍感覺貸款難。
在金融管制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作用下,民間借貸就成為一種替代性的選擇,高利貸由此產生巨大的市場。所以,只有打破金融管制和使民間借貸合法化,提高他們短期的借貸利率,但不超過一個額度,同時由正規機構進行監管,才是避免高利貸負面效應的唯一出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