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作家富豪榜八項新紀錄,為您講述富豪作家賺錢方法
28歲郭敬明 開啟“作家億元時代”
華西都市報記者 楊帆
(提要)如果說在十年前,有人說僅靠寫作就能成為億萬富翁,無疑會招來冷嘲熱諷,當年的癡人說夢如今卻要成為現實。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以來,郭敬明每年都進入前五陣容,累計版稅已高達9700萬,即將突破億元!
中國影壇百億夢已實現,而文壇的百億夢何時能圓?能進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億元俱樂部”的中國作家還會有哪些?
今天,“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在華西都市報重磅發布!
28歲的四川籍作家郭敬明再次發力,以2450萬元的高額版稅重奪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2007年和2008年他分別以1100萬和1300萬版稅名列當年度中國作家富豪榜第一名)。
中國作家富豪榜自2006年創立以來,郭敬明每年都進入前五,累計版稅已高達9700萬,即將突破億元!
在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度發布的全新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上面出現的名字和版稅收入讓人“步步驚心”,51歲的漫畫家朱德庸雄踞榜首,十年間輕松卷走6190萬人民幣。
朱德庸本人抵制物欲橫流的生活,18年只換三部手機,他說:“人們在得到財富的同時,卻無法得到幸福。”可有趣的是,他不斷通過漫畫抨擊拜金主義,但財富卻源源不斷地流入其銀行賬戶。
歷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發布均引發巨大轟動,作家登榜會鼓勵更多人堅持自己的寫作夢想,為這個時代貢獻更多精神財富。中國影壇百億夢已實現,而文壇的百億夢何時能圓?能進入“中國作家富豪榜億元俱樂部”的中國作家還會有哪些?是朱德庸、南派三叔、鄭淵潔、楊紅櫻他們嗎?
今天,華西都市報記者為您詳細解讀作家富豪榜三大榜單,深入揭秘中國文壇的財富進化論,“透析”八大進化基因。不敢保證你能被克隆成作家富豪,但絕對可以讓你離自己的夢想更進一步。
1.誰在買單?
青少年讀者在捧星
【榜單解析】: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最值得關注的現象就是青少年讀者是最大的書市消費群體,榜單前三名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鄭淵潔的書基本上都是青少年讀者在為其買單。
據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郭敬明、南派三叔和鄭淵潔最大的粉絲群剛好來自三個年齡段,鄭淵潔的讀者一般在10歲左右,郭敬明的讀者在15歲左右,南派三叔的讀者則在20歲左右。今年位居第四的川籍兒童文學作家楊紅櫻,去年也曾以2500萬版稅高居榜首。
除了這四人作品牢牢地瞄準青少年讀者為最大消費目標,今年排名第五位的安妮寶貝被不少文藝小女生所熱捧,排名第六位的江南和第七位的韓寒則是文藝青年的最愛,前者對中國年輕一代給予幻想,而后者則分享的是新銳思想。排名第十位的蔡康永是港臺地區最有文采的娛樂主持人,憑借《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以450萬版稅首度榮登中國作家富豪榜,他的粉絲幾乎也全是15到30歲的年輕讀者。
在資深出版人眼中,鎖定目標讀者是作家創造財富的起手式。國內著名出版人金麗紅、黎波總結說:“目前國內的購書人群就是8歲到18歲的青春閱讀群體,他們是閱讀主體,他們的閱讀以學習知識、了解社會、增長閱歷為目的。”因此,“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前十名中有七位作家富豪竟然全是青少年讀者催生出來的,這也創造了“中國作家富豪榜”持續發布6年以來一個最新紀錄。
2.誰在上位?
內地原創漫畫崛起
【榜單解析】:“漫畫是中國圖書出版業的新軍,近五年發展勢頭迅猛,不少國內原創漫畫作家都成新興的百萬富豪。”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說,今年推出子榜單《漫畫作家富豪榜》是大勢所趨,調查2001年至2011年十年間,中國漫畫作家(含港澳臺)在內地主要作品的版稅總收入。
從漫畫作家富豪榜來看,朱德庸以6190萬元高居榜首,領先第二名幾米3000多萬,這個巨大的優勢來自于朱德庸的勤奮多產和他讀者群的老少通吃,他的《雙響炮》、《澀女郎》、《醋溜族》等漫畫風靡華人世界數十年,再版無數,去年又推出人氣大作《我們都有病》,以絕對優勢高居首位其實并不奇怪。
雖然朱德庸和幾米兩位臺灣漫畫家占據前兩名,但從第三名的周洪濱開始一直到第十五名的美女漫畫家夏達,13位上榜漫畫家除了排名第5的敖幼祥,其余12位全都是內地新生代漫畫家,比如畫《阿衰 ON LINE》的貓小樂,畫《爆笑校園》的朱斌,畫《阿貍·夢之城堡》的HANS等都是近幾年在國內極有口碑的年輕漫畫家,他們的版稅都是100萬起跳。
據了解,本土原創漫畫快速崛起的原因除了國內動漫市場發育逐漸成熟之外,和國家和政府對動漫產業的大力扶持也有密切關系。不久前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下發了《關于國家動漫精品工程申報工作的通知》,之后又在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中增設國家動漫獎,作為和文華獎、群星獎并列的子項。
3.誰仍堅挺?
經典作品再度受寵
【榜單解析】:無論是2011年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還是其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我們都可以看到,傳統經典讀物的全面回歸已經成為潮流。《百年孤獨》、《白夜行》等再次取得不俗成績。
2011年5月30日,《百年孤獨》中文版首發式隆重舉行,坊間傳言花巨資拿下該書中文版權的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成為文化界的熱議對象。在新鮮出爐的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子榜單“外國作家富豪榜”上,我們赫然看到,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以1100萬元成為當之無愧的NO.1,擠下了去年的冠軍J.K 羅琳。這個數字也證實了該書出版方新經典文化有限公司的確是花了“巨資”。
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稱,新經典在簽下《百年孤獨》的同時,簽下了馬爾克斯其他重要作品,甚至提前支付了部分版稅,“而《百年孤獨》的銷量,保守估計,出版3年內能突破200萬冊,5年內有望達到300萬冊……”
《百年孤獨》的走紅并非個案,傳統經典讀物全面回歸已經成為潮流,《中國作家富豪榜》不光是反映作家財富變化,同時也是觀測讀者閱讀口味和潮流走向的靈敏風向標。繼前四屆金庸榜上無名后,這位“武林盟主”終于在“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現身,今年又以220萬版稅戰績榮登“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9位。
此外,在日本走紅了近三十年的著名作家東野圭吾憑借《白夜行》也獲得了“外國作家富豪榜”第五名的好成績,他的版稅480萬,超出了以《喬布斯傳》而成名的艾薩克森。
4.誰來稱王?
小四聚沙成塔
【榜單解析】:2011年,是郭敬明出道以來收入最豐的一年,也是其事業達到頂峰的一年。從2006年開始,他就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幾度沉浮,第一屆位居第五,第二三屆蟬聯第一,第四五屆滑至第二,直到今年以2450萬版稅的驕人戰績成為 “2011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暢銷書之王”。
郭敬明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他從2002年出版第一部作品《愛與痛的邊緣》開始,從一個自貢的無名小卒到現在鼎鼎大名的“郭董”,這個小個子青年背后的付出不可謂不艱辛。他的高產堪稱是青春文學作家的楷模甚至是勞模,從《幻城》到《悲傷逆流成河》,從《1995-2005夏至未至》再到《臨界·爵跡》,寫作之余還開公司、辦雜志,創造一個又一個勵志奇跡。
今年他的《臨界·爵跡Ⅱ》首發,郭敬明帶領旗下作家共計29名齊聚上海書城進行簽售,簽售圖書數量突破17600冊,打破了他之前在北京簽售時創下的15000冊的紀錄,他的財富紀錄也是不斷再被刷新和創造。其實早在2009年,郭敬明就稱自己的版稅只占自己收入的20%左右,其余來自公司盈利和他自己的代言,或許郭敬明已經悄悄邁入了“中國作家億元俱樂部”的大門。
5.誰在營銷?
網絡銷售占30%
【榜單解析】:所有登上《中國作家富豪榜》的富豪作家其實都應該感謝不斷發展的電子商務網站,以及花樣不斷翻新的圖書銷售渠道。
吳懷堯對華西都市報記者介紹說,隨著圖書銷售渠道的多樣化,新華書店(主渠道)、民營書店(二渠道)和網絡書店在圖書銷售占比上發生了顯著變化,“其中網絡書店的占比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不久前,蘇寧易購率先喊出“0元售書、顛覆全網、史無前例”的爆炸性促銷口號。迅即,當當網就推出“圖書音像滿100返200”、“10萬種名社好書,滿八八折上再八八折”;而京東商城也不甘人后,宣布“購書滿200打對折”……網絡圖書推貨潮一浪高過一浪。
當當網副總裁王曦告訴記者,當當網在圖書銷售方面,已經占到很多暢銷書總量的30%,這意味著,如果一本暢銷書在全國賣掉10萬冊,在當當的銷量就能達到3萬冊。王曦透露,“有些兒童讀物的占比會更高,遠超30%。”《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在當當累計銷量已經超過100萬冊。
6.誰吃老本?
“一招鮮”很賺錢
【榜單解析】:從歷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你會發現,那些助力作家榮登作家富豪榜的暢銷書,都有一個規律,寫得好的書,不一定賣得好;但賣得好的書,一定是同類作品中最通俗的杰作。以歷史類暢銷書圖書為例,《卑鄙的圣人:曹操》、《萬歷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兒》,莫不如是。
和郭敬明一樣,當年明月也是《中國作家富豪榜》的熟客,從2007年第一次上榜,一直到今年,連續5年,《明朝那些事兒》就像護身符一樣,保佑他年年上榜,將“一招鮮,吃遍天”這句老話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種案例屢見不鮮,四川籍作家何馬憑借《藏地密碼》2008年上榜,今年再次憑借“《藏地密碼圣神大結局》”爆發,以260萬元榮登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15位。外國作家J.K 羅琳更不用說了,每次都是靠《哈利波特》系列在《外國作家富豪榜》稱王稱霸。
這些“一招鮮”作家有兩個成功竅門,一是寫系列,一本走紅之后繼續推續集,《明朝那些事兒》續了6本,《藏地密碼》續了9本,作者一定要把關于這個題材的全部資源榨干,此外必須要寫得通俗容易看。
7.誰在討巧?
書和影視劇雙贏
【榜單解析】:今年上榜的不少作家都和影視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郭敬明和天娛傳媒簽約后,首個動作就是宣布將其暢銷力作《小時代》拍攝成為偶像劇。今年電視界最火的現象之一就是《步步驚心》的熱播,該劇不光成為坊間談資催生話題,也帶紅了不少新星,該書作者桐華以290萬在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上名列第14位。
張藝謀新片《金陵十三釵》和馮小剛(微博)新片《溫故1942》都是從小說改編而來,前者出自嚴歌苓,后者出自劉震云,保守估計,這兩部電影將會為中國電影貢獻近10億的票房,小說和影視劇的聯姻創造出的財富實在讓人感到咋舌。
《杜拉拉升職記》被譽為白領女性的職場寶典,講述了都市白領杜拉拉從一個默默無聞的職員,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長為一個企業的高管的故事。由徐靜蕾執導的同名電影和由陳銘章執導的32集白領職場勵志劇都是根據李可的小說改編。2008年,在圖書市場一片蕭條聲中,職場小說《杜拉拉升職記》卻一反常態地火了。《杜拉拉1》面世后,大賣60萬冊。緊接著《杜拉拉2》又登場了,市場表現依然可圈可點。
今年李可寫出《杜拉拉大結局》以210萬版稅再次榮登作家富豪榜,其實也是趁著影視劇熱播為這個系列畫上完美句號,通常觀眾沉迷于一部影視劇,都會找它的小說原著閱讀,從而又帶動了小說的銷量。
8.誰在退出?
余秋雨成老板
【榜單解析】:你還記得“2006第一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的首富是誰嗎?余秋雨!曾經馳騁文壇的余秋雨已經很多年沒有在中國作家富豪榜上露過臉,自從2010年寫了《我等不到了》之后就基本淡出文壇,因為他現在醉心于炒股。
據悉,現在余秋雨以518.64萬股持股數位列某上市公司十大股東行列,股份市值將達1.56億元。
通過寫作功成名就,財富積累到一定數目,有些作家會選擇全身而退,相比以往在枯燈下筆耕不輟,開公司,參與資本運作讓他們的興趣更加盎然。
讀書人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而作家目前正流行寫而優則商,其實在整個出版圈,寫而優則商已經是常態,比如鳳凰聯動的張小波,磨鐵圖書的沈浩波、萬榕的路金波還有策劃財經圖書的吳曉波(微博),這圈內有名的“四大波”其實最初都是以作家或詩人身份為公眾所了解。不過,書寫得好不好和老板當得好不好,并沒有必然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