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起,海關總署出臺的關于進境物品的新政正式實施。很多消費者關注的產品均有調整,比如部分數碼產品關稅下調,而部分化妝品關稅上升。并且,所有境外快遞企業使用EMS清關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進境郵遞物品辦理清關手續……牽一發而動全身,此次新政對于國內火爆的海外代購市場有何影響,對那些依附于海外代購鏈條的各路商家有何沖擊,外資品牌價格的上漲或下降是否會波及到國內產業?
新規實施
海關調整產品完稅價格
調整前后爭議不斷
200萬以上像素的攝像機按完稅價格1萬元,征收20%的稅率調整為按照完稅價格4000元,10%的稅率征稅,意味著每臺可少交1600元;一瓶化妝品精華液/素的完稅價格由150元提高到300元后,每瓶精華液要多繳納75元的稅。自昨日開始,海關總署正式調整部分產品的進出口完稅價格,調低了部分數碼產品完稅價格,并提高了部分化妝品完稅價格。
海關總署是在發布2012年第15號公告表示將自4月15日開始調整產品的完稅價格,所謂完稅價格是指海關根據有關規定對進出口貨物進行審定或估定后通過估價確定的價格,是海關征關稅的依據。和之前政策相比,調整后電子產品的完稅價格有所下調。以200萬以上像素的攝像機為例,按照此前的納稅方式,該產品需要繳納2000元的稅,而自昨日起則只需要繳納400元的稅,稅負降低了1600元。
和電子產品相反,部分產品的完稅價格則有所上升。例如,冬蟲夏草的完稅價格從5萬元/千克調整為10萬元/千克,精華液/素的完稅價格也從150元/支、瓶提高到300元/支、瓶,香水的完稅價格從100元/瓶提高到300元/瓶,眼霜的完稅價格由100元/瓶調整為200元/瓶。以精華液為例,其納稅稅率為50%,按照完稅價格為150元計算,則其需要繳納75元的稅,而完稅價格提高到300元后,則其需要繳納150元的稅,也即是說稅收負擔增加了75元。
海關總署表示,本次調整只是根據市場情況做出的變動。記者發現,部分產品的稅率未出現變化,比如化妝品稅率依然保持50%,此外,食品、飲料稅率仍為10%,箱包及鞋靴稅率10%,鐘表稅率20%和30%也同樣保持不變。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規定,奶粉的完稅價格被定義為200元/千克,稅率10%。
海關總署表示,本次調整不涉及進境旅客行李物品、個人郵寄物品免稅政策的調整,進境旅客仍可免稅攜帶進境價值人民幣5000元的自用物品,個人郵寄進境物品免稅額度也未做調整。
調整前后爭議不斷
進口環節稅負該不該降,決策層面并未對此形成一致意見。財政部作為承擔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的主要部門,負責提出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法律、法規的修訂意見,并提出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收優惠政策,其對進口環節降稅問題持反對態度。
“一方面,降低奢侈品關稅并不能影響奢侈品的價格,也不可能把在國外購買的奢侈品帶回到國內的需求中來。由于關稅在奢侈品價格中所占的比重很低,降低關稅很難影響到其零售價。另一方面,降低奢侈品關稅拉動的是外國的經濟增長,而不是中國的經濟增長。”財政部曾對降低進口環節稅負做出上述表述。
和財政部不同,商務部方面則熱衷于降低稅負,并在多個場合表態,降低關稅是大勢所趨,各部門對這一點有基礎和共識,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是以擴大消費為基礎點。
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本次海關總署已經下調了部分產品的完稅價格,并調低了部分產品的稅率,但實際在產品的進口過程中,我國對一個產品不僅征收關稅,還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加上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一些產品在進口過程當中有時甚至被加價接近五到六成。因此降低進口環節稅負是大勢所趨。
“在高進口稅率下,形成了相同商品國內售價高于國外售價的狀況,而當前中國正處于由低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過渡,消費結構、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對一些高端產品有需求的國內居民喜歡大量代購,國家的政策也應適應這種變化進行調整,降低稅負能減少代購行為的發生,也能促進國內產業的發展。”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部副主任趙萍表示。
與此同時,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劉桓表示,此前我國為保護國內產業,對部分產品如奶粉征收高額關稅,降低進口關稅能促進競爭,可以激勵國內市場發展。“盡管財政部方面不贊成降低稅負,但隨著國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稅負應該成為趨勢。”劉桓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